阅读历史 |

第191节(1 / 2)

加入书签

庄继华平静而坦率的说:“你又错了,我是主张国共合作的。在共产党内我有很多朋友。比如川北红军的领导人蒋先云、徐向前、陈赓、许继慎;江西红军中的左权、贺声洋,战死武昌的曹渊,另外还有死于共党内部肃反的彭分田,等等,很多,我从不讳言,就算当作委员长我也是这样说。而且说实话。我还要说他们都是些品德才华都很出众地人,包括委员长也承认这一点;我们之间的差别只是政治信仰地差别。其他没什么。我投考黄埔之时正是两党合作的蜜月期,所以我经历了从合作到分裂的主要过程,以我的经历而言,我认为两党都有错,他们犯错在先,我们犯错在后。但分裂已经铸成,现在要两党捐弃前嫌。重新合作,这需要时间,需要两党高层的运作,我衷心希望这个过程能快点。”

中山装完全没有料到,庄继华居然如此“坦率”的承认与共c党的种种交往,而且绝未恶言攻击,居然坦承共产党人中都是品德才华出众之人。

“共产党中都是才华出众之人?这是真地吗?”圆脸女生好奇的眨巴眼珠问道。

“任何社会团体中都有正人君子,也有小人。”庄继华淡淡的说:“共c党内也这样,在广州,在北伐途中,我都曾经遇到过。你们现在还年青,还在校园内,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社会是复杂的,人,也是复杂的,所以不管是结交朋友还是加入什么组织,不但要看他们怎么说的,还要看他们是怎么作的,而且后者更为重要。谎言一般都披着美丽的外衣。”

“我还不能理解为什么国内这么多军队,就挡不住日本侵略者呢?”眼睛男一副气哼哼地样子。

“刚才我说了日本军队只是一支二流军队,可我们的军队更弱呀,”庄继华说道:“军队的虚弱首先表现在国家的不统一。同学们可能知道。但不敢说,南京政府不愿意承认。因为这丢颜面。可是我们不用打肿脸充胖子,国民政府并没有统一全国,全国所有地方加起来,政府只能控制1/3,湖南、四川、贵州、云南、两广、山西、山东、西北、还有河北,这些地方的税收、政权,中央政府都管不了,地方实力派各行其是,好处自己得了,坏事中央担恶名;就拿民国18年的西北大旱,中央政府是拨了钱救灾地,可地方军阀把钱截留买武器了,然后在民国19年的中原大战中与中央交战。”

庄继华说到这里不由想起宋子文提起这事时的愤怒态度,当时他是财政部长兼行政院副院长,受到的责难仅次于蒋介石。庄继华还有件事不知道,他两次捐钱给蒋介石,无形中化解了宋子文与蒋介石的矛盾,免了前者的一记耳光,并使他留任至今,推迟了孔祥熙上台的时间。

“就说此次热河抗战吧,据我所知,委员长早就知道汤玉磷的部队不堪一战,可热河归华北张学良管,汤玉磷又是张作霖的拜把兄弟,东北军中的老将,没有张学良地同意,委员长也免不了他地职务;同样委员长命令张学良把东北军主力调到热河,可直到战事爆发,东北军主力依然在平津一带。”

“那为什么不免了张学良呢?”所有人大哗,他们首次听闻这等高层秘事,没想到平时威风凛凛的委员长居然也拿下面地人毫无办法。

“对,张学良误国,应该免了他。”

“免得了吗?他手上有三十万军队。”有人冷冷的反驳道。

“这位同学说得对,免不了,”庄继华立刻插话支持道:“免了张学良,三十万东北军在平津作乱,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日本人。”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现实,地方上实力派不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是以小集团的利益以为大,抗日对他们有利则抗,不利则百般推脱。再说百姓,你们说你们可以牺牲,但是那些乡野田间的农户也愿意牺牲吗?他们知道日本是什么吗?”庄继华开始把话题引到自己的预定轨道。

求月票...................

求月票支持...............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三章大工地第三节暗战(五)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三章大工地第三节暗战(五)

这个问题大慨在座的代表们从没想过,会议室里立刻陷入死一般安静,随后就爆发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谁不知道!”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亡国灭种谁能置身事外!”

“我不信老百姓不爱国。”

………

庄继华没有插话,而是让他们议论,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等他们渐渐安静下来后才慢慢的说:“从北伐到西南开发,我接触了一些农村,不说远了,就说观音桥,西南开发队基地的周边,我去过一个村子作调查,在村里我问过一些农民,问他们愿意不愿意参军打日本,他们回答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国人愿意苟活。”

“不对,”中山装站起来反驳道:“农民不愿意当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为欺压他们的政府打仗。”

“政府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庄继华示意让他坐下:“不过我们必须看到,从26年到现在国民政府成立不过短短7年,在这七年里,国民政府进行了两次北伐,形式上统一中国的时间是1928年底,距离今天只有不到五年时间,距离九一八只有三年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政府能作多少事呢?更何况在28年底宣布统一中国时,中央政府真正能有效控制的地区只有长江下游浙江、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区,其他地区都控制在地方实力派手中。中央既没有税收权也没有人事任免权,中央政府即使有好的法律政策,能贯彻下来地吗?重庆政府最近免除了所有农业税,大部分商业税,实行免费教育;一年以前可以做到吗?”

面对庄继华的反问,所以人都哑口无言,庄继华接着又说:“问题的关键不在这。关键在于他们没有文化,没有文化的结果就是他们看不到更长远的利益。只顾眼前利益;其次就是在乡野农民心中,还没有完全的国家意识,几千年来都是朝廷是皇帝,总理创建共和尽管已有二十二年,可与两千年的历史比起来…..还太短。而解决这一切地只有教育。为什么我说德国军队强大,因为他们的国民素质极高,素质高地原因就是他们的教育搞得好。我在德国读书时曾经去过德国的几个博物馆。在哪里我看到几个很有意思的记录,其中有一份记录是罚款,为什么被罚款呢?是因为他们的子女没有去上学,他们的父母亲就要交罚款,所以这次我们在推行免费教育时就吸取了这个经验,国家不收学费,不收书费,只要你来读书就行。如果这都做不到,那就不能怪政府不客气。与德国一样,日本的教育也做得很好,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就非常重视教育,甲午战争。我们战败,赔款白银二亿三千万,日本政府把其中大约20%用在了教育上。几十年下来日本地教育已经普及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使日本军队受益极大,军队组织,士兵个人战术应用都能得到很好的实现;可我们呢?士兵大都是文盲,打仗勇敢是勇敢,可…….,一个人的勇敢是打不赢一场战争的。”

“那按照庄副市长的说法,我们就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了?”眼睛男虽然现在没那么激烈了。可还是很不服气:“我们四万万同胞就只能作亡国奴吗?!”

“当然不是!”庄继华猛然提高声音:“我中华四万万五千万人民怎么会束手作亡国奴!绝不可能!同学们。我说了很多敌人强大的因素,是不是我们就会失败呢?绝不是。敌人强大的地方我们要看到,敌人地弱点我们也要看到;日本有其固有的弱点,首先日本乃小国,区区几个小岛,也不过与我们重庆大小差不多,人口八千多万,比不上四川全省的人口;资源根本没有,全靠海外进口;日本的工业能力和人力资源,决定了他们最多能同时保证三百万陆军和海空军的军队;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战略是速决战,毕其功于一役;因为他们打不起长期战争。而我们呢?我们国力弱,但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幅员广;对比敌我地优劣,我们的战略自然就出来了,那就长期战争,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把敌人拖垮拖死!”

庄继华侃侃而谈,代表们的情绪完全调动起来了,中山装看看周围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现场气氛完全失去掌控。

“不过,同学们,这种战略代价极大,损失极大。”庄继华心里没来由一痛,只要给他十五年时间,他就有信心把日军消灭在华北平原。刚才他分析敌我,原是给学生打气,可说着说着,他自己的信心也高涨起来。他看看代表们,轻轻叹口气,不能再说什么了:“同学们,我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告诉大家,政府并非不抗日。”

说完这句话后,庄继华拿出他们拟的那份通电说道:“所以这份通电是不合适的,我建议同学们重新拟一份通电。”

所有人都愣住了,改通电?这不是….。庄继华看出了他们的心思,知道他们已经动摇,只是还有点抹不下面子,便又加了一道:“国军在喜峰口、古北口都获得了胜利,在这种情况指责政府不抗日,是对前线将士的否定,这对得起那些正在前线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将士吗?”

“我同意,重拟通电。”沉寂片刻之后,圆脸女孩率先答道。

“我也同意。”有人开就有人跟上,很快大部分同学都表示赞同。但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在犹豫,他们拿眼瞧着庄继华身边的重大救国会代表。庄继华看看他们,心里微微叹息,转头对中山装和蓝长衫说:“其实有些话换种说法,目地也一样。比如抗议可改为支持,支持政府抗战到底…..。”

中山装心里明白,这次抗议已经完全失败,庄继华已经成功地把大多数代表拉过去了。再要坚持下去,他们将站到大多数学生的对立面去。

“我也同意。”中山装还没说话。站在他身后地一个灰长衫忽然开口,这个人一直没说话,只是默默的听,默默的看,此刻他开口后,庄继华才发现这个人的气度稳重,面目清朗。

“我也同意。”中山装顺势也说道。

“我..同意。”

庄继华松口气。他眼光漂了那个灰长衫,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灰长衫心中一颤,他感到那一眼似乎已经把他看穿了。

代表们心满意足地离开市政府,庄继华转身回到市长办公室,进门就问:“贺市长那边怎么样了?有没有消息。”

“有了,领事馆保住了,学生们跑到日本商业协会去了。”滕杰微笑着答道。他和唐纵一直在市政府里观察形势,眼瞅着庄继华打了一场漂亮仗。

“俊夫,你要趁热打铁,把三青团在各个学校发展起来,记住不要以反共的名义,要以抗日地名义。”庄继华说道。

“明白。”滕杰现在有些明白庄继华的思路了。学生都是追求新思想的,反共名声不佳,抗日则符合民族大义。

“你还不完全明白,”庄继华摇头说:“你看过辩证唯物主义没有?”

滕杰点点头,辩证唯物主义是红色书籍,对普通人来说看这样的书是比较危险的,可当年的黄埔军校图书室里有大量的这种书籍,谁都可以看。

“那你记得其中关于矛盾地论述吗?”庄继华问,滕杰想起来了,可他却记不得具体是怎么说的了。庄继华看看他。摇摇头说:“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否正确我不敢说,可矛盾分析法。我认为是很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转换的说法。当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主要矛盾可能转换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可能转换为主要矛盾;在九一八之前,国内矛盾有国共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民族矛盾;在中原大战前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然后是国共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主要矛盾,可现在是民族矛盾演变成主要矛盾,判断矛盾地主次的依据应该是民众的要求,现在社会各界群起要求抵抗日寇侵略,所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三民主义青年团是个新组织,而且是青年人的组织,就更应该要与时俱进。”

“明白了。”滕杰这下完全明白:“对,抗日是现在最时髦的事,这些年青人追的就是时髦;共产党以此号召青年,如果我们不打这面旗子,青年就会被他们全拉过去,所以不如我们也打抗日地旗子。”

“那打出来后呢?”庄继华似笑非笑的问。

“自然是…..”滕杰心念电转,他总算明白了:“文革的意思是,让他们加入到我们要做的事中来。”

庄继华点点头笑着说:“知我者,俊夫也。”然后又转身对唐纵说:“乃健,你接下来做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