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6节(1 / 2)

加入书签

“哦,他的计划是报来了。他拟定了一个三路进攻计划,从东南西三面同时进攻,”林蔚说着摇摇头,老实说他不看好这次进攻,不是部署不好,而是担心川军的战斗力:“蒋先云、徐向前所部及其凶悍,而川军疏于操练,恐怕……。”

“老弟,这你就不懂了,”杨永泰微微一笑:“只要他们进剿就行,无论胜败,对中央都市有利的。”

“哦,此话怎讲?”林蔚有点意外。

“这还不好理解,胜,委员长地心腹之患消除了;败,刘湘就再没借口阻止中央军入川了。胡宗南在大巴山北麓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林蔚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可随即又皱眉道:“西南开发工作队不是已经入川了吗?庄文革在四川不是已经站住脚了吗。”

“嗯,站住脚是站住脚了,可还不够,他不该答应刘湘的条件,现在中央从外省调一兵一卒入川都要刘湘批准,四川实际还是国中之国,庄文革的这一误可不小。”杨永泰不以为然的说。

“我不这样看,文革入川才短短半年,就生生从刘湘手中夺下重庆及周边十六县,他已经尽力了。”林蔚摇头反驳说:“而且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能拿下整个四川。”

“不一定,”杨永泰轻轻拜手:“庄文革以前是扮猪吃虎,以暗打明,可现在他在明处,别人对他也有了防备,他的那些手段再想奏效恐怕就很难了。”

“呵呵,畅卿兄,这我与你地看法可不一样,”林蔚微笑着说,他与杨永泰不一样,杨永泰拳打cc系脚踢蓝衣社,可谓四面树敌,而他却与各方面交好,游走于各种势力之间,消息自然比杨永泰要灵通些,庄继华与刘湘的条件报上来后,蒋介石居然就批准了,为此他曾与贺衷寒聊过,贺衷寒就告诉他,以他对庄继华的了解。敢答应这样地条件,只有一种解释,他已经有办法对付四川的地方势力了,委员长正是想到这点才批准的。让林蔚最意外的是贺衷寒邓文仪他们谈起庄文革时的那种神态,那是一种信任、佩服夹杂妒忌的综合表现:“庄文革入川半年,手里只有不足千人,可以说是要人没人。要枪没枪,却一枪不放。波澜不惊的拿下重庆及周边十六县,没给中央惹一丝麻烦,在最近几年中是没有地,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嗯,”杨永泰也感到刚才地话有些过,便赶紧掩饰。从刚才庄继华地讨价还价中就可以看出来,蒋介石对他地信任是超乎想象的。他将来的发展很难揣度:“蔚文,有一点我不明白,西南开发的工作计划从来没报上来过,都是作了之后才让中央追认,他们将来还要做什么,我们根本不知道,而且他们的财务也从未向中央报过,这很不正常。”

“嗯。我也不太懂,”杨永泰的问题,林蔚也想到过,但他是军事幕僚,西南开发严格地说是政务,应该归行政院或者政务处管。他不好过问,所以他打个哈哈:“畅卿兄,这你可问错对象了,你这首席师爷都糊涂,我那会明白。”

杨永泰沉默了,林蔚看看他,其实他还是欣赏杨永泰的才华的,这个人不仅文笔流畅,而且思虑周密,足智多谋。

“畅卿兄。这你就不必多虑了。”林蔚劝道:“委员长肯定早有安排,你看看在重庆的都是些什么人就明白了。”

杨永泰听后不置可否。他心里担心的正是这个,重庆的人中除了贺国光外,其他的都是黄浦系中人,再加上那个庄继华,将来会怎么样,谁知道。

“蔚文,你看是不是可以把四川也纳入四省剿匪总部,改为五省剿匪总部。”杨永泰沉思片刻后问。

林蔚一听就明白了,闹半天,原来你是盯上重庆这块地盘了呀,而且…..,恐怕还盯上了西南开发队的经费了吧。

“这是委员长地意思?”林蔚佯装不懂反问道。

“不,是我的想法,委员长只是担心逃入四川的张蒋徐残部又死灰复燃,我们作下属的有些地方要想在委座前面。”杨永泰不动声色的说:“就如刚才说的,川军失败后,中央军势必入川,这就需要中央实行全局统筹,不但四川,还有陕西,陕北共党闹得也挺厉害,如果这两股共党合在一起,对国家地危害比江西朱毛还严重。”

“畅卿,你想过没有,四川我们只控制了五分之一,刘湘他们现在连中央军入川都不同意,更何况将川省政务交到中央手中。”林蔚提醒道,心里却对他的提议大不以为然,杨永泰为首的新政学系现在声势很旺,已经是树大招风了,已经引起了,cc系、蓝衣社以及党内一些元老的不满,现在又要插手川陕,….,有些操之过急了。

“剿匪应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杨永泰目光闪烁的说:“就算政务不纳入中央统管,党务工作可以首先纳入中央统一制定。”

林蔚想想后还是忍不住劝道:“如果委座同意,也不是不可行,不过,党务工作一向是中央党部负责,他们会同意吗?”

林蔚的意思是你政学系已经拿到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省了,再拿下四川和陕西,等于就是向陈立夫宣战,而陈家兄弟与蒋介石的关系特殊,真要斗起来,你杨永泰不一定是对手。

可杨永泰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根本没把陈家兄弟放在心上,他毫不在意的挥挥手说:“无妨,只要于国家有利就行。”

既然这样,林蔚知道自己再劝也没什么用了,等杨永泰走后,他坐在椅子上沉思片刻后,抓起桌上的电话,给贺衷寒打个电话。闲扯两句后,林蔚把话题转到正题上了。

“君山,杨畅卿现在对重庆上心了。”

“哦,他想要什么?”电话里贺衷寒的声音很平静:“西南开发还是重庆地政权?”

“恐怕都要,”林蔚低笑着说。

“呵呵,他地手伸得太长了吧。”电话里传来贺衷寒地笑声。

“我听说你和庄文革是至交好友,”林蔚斟酌词眼说道:“君山,你说…..。”

“蔚文兄,我替文革谢谢您了,”话筒里地贺衷寒丝毫不着急的打断他的话:“您放心,校长绝不会把西南开发的主管权交给他的,他最多这也只能拿到重庆的党权。不过那是陈立夫要操心地事;西南开发,离了文革就搞不下去。只能是他的。”电话里贺衷寒停顿一下后又说:“我看杨永泰地好日子恐怕要到头了,蔚文兄,最好离他远点。”

“哦,你们蓝衣社要倒杨?”林蔚心里纳闷,蓝衣社虽然声势很大,但其中大都是黄浦系中的小辈,象何应钦、刘峙这样的大佬从没参加。他们应该没有倒杨的实力。

“还用我们倒他吗,陈立夫恐怕已经忍无可忍了,若再惹上文革,….。”随后电话里传来一阵啧啧声。

“庄文革在重庆大张旗鼓的,可..”说到这里,林蔚的声音下调八度:“君山,委员长从来说过他的资金,也从没批过资金给他。他那来那么多钱?这可不是我一个人在猜测,恐怕整个南京都在猜测。”

“蔚文兄,你别问,我知道,可不能说,也不敢说。”电话那边地声音一下低了十六度。

林蔚哑然了。在确定实行西南开发时,他正在华北处理西北军二十九军的事情,等他回来时,事情已经定了;同样杨永泰也没在南京,而是在南昌行营,整个南京真正知道西南开发目的的只有那天晚上的那几个人,知道资金来源的也只有那天晚上的那几个人,谁都不敢透露出去,不但是保密的纪律,更主要地是里面有蒋介石的面子。

在南昌行营时。幕僚们就谈论过西南开发工作队的资金来源。他们都觉得奇怪,因为蒋介石没批过一分钱给开发队。而开发队也从没向财政部提出资金过要求。

谜,真是一个谜,林蔚放下电话后就决定不再试图去解开这谜,贺衷寒都不敢说的事情,就一定与最高领导人有关,这样的秘密最好不要去解。

南京有人在打主意时,庄继华却在为难,东南西北四条公路主干道同时开工,县长们的工作很出色,每个条线上都有上万人在同时挥动铁锤,四个工程指挥部地技术人员个个累得象死驴,那些嘴上毛还没长齐的学生就已经指挥了上千人,而且还有民工络绎不绝的到来,每天五斤大米的工钱让农民工们前赴后拥,以至准备的大米早就发完了,只好折算成钱,没想到民工们更高兴了,大米不好保管,钱更容易收藏,放在兜里第二天又上工地。

工程进度让庄继华满意,他随后就把注意力转到成渝铁路上了。向蒋介石要汉阳钢铁厂是他深思后的结果,建铁路至少需要两个基本材料,枕木和铁轨。枕木好说,四川现在到处是森林(四川的森林毁于大跃进),可铁轨就难说了,四川现在没有钢铁厂,规划中的重庆钢铁厂最快还需要两年时间,因此所有铁轨都要从省外运来。外省只有几个个地方产钢,上海、山西,而且量不大,曾经号称亚洲最大钢铁厂的汉阳钢铁厂已经停止产钢。

除了铁轨之外,在重庆钢铁厂投产之前,无论是造枪还是造炮需要的钢铁都要从外省运从上海运,这让庄继华无论如何不可能满意。川江运力已经达到饱和,在武汉上海码头等待运输地设备已经排到一个月后了。

“两个办法,”面对庄继华地询问,卢作孚建议道:“清理川江航线,还有就是添船,特别是载货量大的运输船。”

“买船没有问题,请您拟定一个方案,要多少船,就买多少船;至于清理航线地事,我已经请美国的朋友雇几个潜水员来,炸毁三峡航线上的暗礁,不过要清理航线必须首先要做好调查,摸清航线上的暗礁分布。卢先生,您能不能推荐一个。”庄继华问。

“有,本公司的调度审少同就是航运专家,对川江航线非常熟悉,可以让他带队普查三峡航线。”卢作孚想都没想就报出了人选。

“好,就请他带队,请您和审先生组建一个考察队,经费由开发队出,另外还有保护,护卫队派人保护,具体事宜您和在田联系,我最近要去南京开会。”庄继华想想后说。

现在每个人都很忙,庄继华这样的高层干部更忙,除了李之龙留在基地协调各方面事宜,滕杰到各县组建反贪局,洪君器到各县检查兵役所和团防所的合并,并顺带检查各县筑路工程。庄继华就更是分身乏术了,贺国光好像不想让庄继华专美于前,他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城市建设规划,内容是:整顿并扩建临江门-大溪沟-上清寺的公路,扩展朝天门至菜园坝的公路,在全市架设路灯等等,庄继华从内心上不想管这个规划,可为了表示对贺国光的尊重,他又不得不分出部分精力参与,可随后他又接到翁文灏的电报,让他尽快到南京一趟,资源委员会有几个重大决策需要与他商议。

庄继华明白这几个重大决策中肯定包含汉阳钢铁厂的事情,而他也确实需要与他们商议四川以外的事。

求月票支持,排名继续下滑,求月票支持........................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三章大工地第二节沸腾与暗流(六)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三章大工地第二节沸腾与暗流(六)

随着重庆地区建设的铺开,四川基础建设的薄弱已经越来越让庄继华感到当初的计划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太注重四川在安全上的优势,而忽视了对其他民族工业的扶持。特别是对上海的忽视,目前中国最训练有素的工人,最优秀的技术人员,目前中国最现代的产业,如机械、化工、钢铁等都在上海,如果把这些工厂扶持起来,战争爆发前再拆迁到四川,也不是不可行。有了这个认识后,庄继华感到他必须采取行动纠正前期犯下的错误,这个纠正就从汉阳钢铁厂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