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节(1 / 2)

加入书签

胡汉民感到邹鲁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特别是自己主张的妥协方案失败后,更不能完全采用廖仲恺的主张,否则对自己的威信是个极大地打击。

“仲恺,我看海滨说得有道理,可以先把刘震寰放在一边。先打掉杨希闵。”

廖仲恺有些激动的看着胡汉民,他不明白胡汉民是怎么了,邹鲁是个书生,只看到刘震寰对他好,没看到刘震寰对广州地坏,可胡汉民不应该这样啊。

“展堂。刘震寰与杨希闵一样坏,把他们一齐平了,广州不是更干净吗?这有什么可犹豫的。”

“分别处理,不是减少阻力,增加胜利的把握吗?我这样也是为整个大局作想。”胡汉民还是坚持。

“展堂,我不想再说什么了,现在平定叛乱已经是箭在弦上,不能再拖了,我建议召开中央会议,由会议决定。”廖仲恺感到这样争论下去不会有结果。干脆开会。他有把握在会上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

“好吧,我同意。明天就开。”胡汉民也感到再争下去没什么意思,杨希闵还会给他们多少时间这谁也不知道,还是让会议作决定吧。

为了讨好蒋介石,汪精卫在蒋介石督办公署会上,甚至把总理的临终遗言给改了,说什么总理临终还在念道:“黄埔、黄埔。”可在坐的早从报上了解到总理临终说的是“和平、奋斗、救中国。”即便如此蒋介石还是很感激汪精卫地推崇,投桃报李,他也抽出时间陪汪精卫在潮州的名胜古迹游览一番,整个过程中两人言笑晏晏,相处甚欢。

不过蒋介石对汪精卫的目的也比较清楚了,庄继华到后就把自己对汪精卫来潮州的目的的判断报告蒋介石了,经过两天的观察,蒋介石肯定了庄继华地判断,但他也同时确定汪精卫上去比胡汉民对自己更有利。

汪精卫与胡汉民最大的不同是,汪精卫底子更薄,胡汉民长期担任孙中山的副手,手下已经有一帮人了,而汪精卫在辛亥国民成功之后去了法国,更有一段时间游历在国民党的核心圈之外,更重要的是汪精卫从来没有与军队打过交道,胡汉民有粤军中的部分人支持,但汪精卫没有,他上台要想拉住军队,舍自己外几乎无人能选。

晚上回到行署后,庄继华交给他一份最新地广州局势通报,鉴于广州目前的局势,庄继华要求设在黄埔的电台每天都要发一份情况通报过来,以便蒋介石能及时了解广州局势变化。

“你怎么看?”蒋介石看完情况通报后问庄继华。

“平叛令可能很快就要下达了,我们可以作准备了。”邓文仪成功的在士敏土厂发展了一个情报员,这个情报员的层次还不算高,只是在邹鲁回来后才知道和谈失败的消息。

庄继华随即拿出一份地图,摊开放在蒋介石的面前,今天他没有随蒋介石出去就是留在督署摆弄这份地图。

“校长,这是滇桂军最新的兵力布置图。”

蒋介石点点头,看着看着脸色逐渐变得有些惊讶了:“文革,你确定没错?这些应该都是机密情报,你怎么弄到的?”

“杨希闵太嚣张,可他没想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象他这样有信心,范汉杰收买了他的总司令部中地作战参谋,很轻松地就拿到他的作战部署,经过调查,完全属实。”庄继华想想又笑了:“校长,人家杨希闵根本不怕泄密,你还替他操什么心。”

蒋介石没有理会庄继华地玩笑,而是摇头叹息道:“杨希闵从云南打到广东,也算一时之雄了,这次他算完了。”庄继华嘴角一撇,这算什么英雄,一个莽撞的武夫。蒋介石抬起头来,庄继华忙端正面容。

“说说看,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打?”

蒋介石的这话有些出乎庄继华的意料,蒋介石以前征询过他的意见,不过主要是政略,少数战略,从来没有问过他具体战术的东西,他也没打算在这行作出贡献;政略战略这些东西,有前世的结果在那,自己再想想也就八九不离十了,用不着费很多脑筋。

现在具体战术,庄继华没有想过,于是他老实的说:“学生没想过。”蒋介石淡淡的说:“那就现在想。”

庄继华无奈,滇桂军的布防他已经了如指掌,根本不用看地图,他在脑海里迅速寻找滇桂军的防守漏洞。

杨希闵很清楚他能否成功全在于能否打败回师的东征军,所以他把主力赵成梁师布置在石龙石滩一线,并在瘦狗岭构筑主阵地;对北江的谭延恺和西江的李济深采取了收缩防御的策略,依托观音山实施防御,主要由战斗力相对较弱的桂军刘震寰部执行。

杨希闵的第三军胡思舜部还停留在惠州一线,没有及时收缩回广州,所以他的兵力有些不足,整个部署前重后轻,广州市内的兵力薄弱。

“这是个前重后轻的部署。老子就打你轻的地方。可是兵力从哪里来呢?这个杨希闵怎么和蒋介石一样喜欢把石龙石滩瘦狗岭当战场呢?又是一场毕业演习,tmd。”想毕业演习,庄继华眼中一亮,心中有了主意:

“如果是我打的话,我就以主力在石龙石滩地区吸引敌人的主力,然后出奇兵在猎德炮台附近登陆,攻击敌人后方石牌,如此其正面必然崩溃,然后分兵两路,主力攻击瘦狗岭,另一路绕道市区攻击观音山。”

听完庄继华的话后,蒋介石心中满意,可是口气依然严厉:“出奇兵?兵力从那里来?”

“军校中有三期同学1300人左右,另外还有经受过东征锻炼的二期同学400多人,总兵力有1800左右,而且我们现在还可以以学生回校的名义向军校调兵回去,这样我们可以在军校聚集三千人左右的兵力,到时这三千人就可以如一把刀插进杨希闵的心脏。”

听完庄继华的作战部署,蒋介石终于忍不住笑了:“很好,文革,我看你完全可以带一个团了。”

在士敏土厂里举行的大本营会议上,廖仲恺与胡汉民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他明确告诉胡汉民不要对刘震寰寄予希望,他们是一条船上的,没有刘震寰的支持,杨希闵就算会叛乱,也不干如此嚣张;廖仲恺的主张得到谭平山为首的共产党员的支持,对广州的局势,中共广州区委也感到担忧,经过数次讨论后决定推动国民党进行平叛,同时在党内进行秘密动员,随时准备策应平叛战斗。

真正作出决定的是鲍罗廷,孙中山去世后鲍罗廷在大本营的地位不降反升,大本营的决议没有他的支持就很难通过。促成鲍罗廷下决心的是加仑,加仑在经过东征之后,对原校军现党军有极高的信心,他力证以党军的战斗力完全可以击败杨希闵的双枪兵。

在军事上鲍罗廷是相信加仑的判断的,既然能打赢,那么为什么还要留这么祸患呢?所以会议决定,廖仲恺与加仑以永福舰被劫,部署攻闽的名义赴汕头,与蒋介石许崇智商议回师广州,平定刘杨。

第三章风起广东第三章风起广东第七十七节平叛(二)

第三章风起广东第七十七节平叛(二)

会后第二天廖仲恺与加仑即乘坐永丰舰到汕头,廖仲恺到后的次日,蒋介石与汪精卫就赶到汕头,为了保密会议地址不是设在粤军总司令部林家祠堂,而是在城外的金园中。

对于平叛,参加会议者的意见惊人的一致,坚决支持,而且是同时针对滇桂军行动,蒋介石甚至提出了具体的作战计划,即由他率领党军第一旅、粤军陈铭枢旅、粤军第四师许济部、警卫军吴铁城部组成东线平叛部队,许崇智率粤军第二师留守潮汕。平叛部队经淡水沿广九路进攻驻守石龙石滩的滇军赵成梁部;现在北江的谭延恺湘军,朱培德滇军、程潜建国军组成北线,由谭延恺指挥沿粤汉铁路南下,进攻广州;现在梧州的粤军李济深部组成西线沿广三路向东进攻。

军事总顾问加仑经过仔细思考后认为参加平叛的军队总数为五万人,而滇桂军的总兵力不到四万人。更重要的是滇军第三军胡思舜部主力还停留在惠州,没有向广州靠拢,因此我们如果能秘密回军,胡思舜将来不及赶回广州参战。因此加仑建议,许崇智留守汕头时,公开发表一些针对福建的言论,越强硬越好,战争气氛越浓越好,最好能派出小股部队对福建进行骚扰。

许崇智闻言哈哈大笑,他心里非常高兴,滇桂军把持广州早已经引起他的不满,只是自身实力为逮,不得不忍气吞声;东征胜利让他信心大增。赶走滇桂军独占广州在他脑海里已经盘算了好一阵子,本来他打算收编陈炯明余部,实现粤军大团结后再想办法动手,没成想杨希闵居然会这样愚蠢的把机会送到手上来,他满面红光地大声告诉加仑,唬人他最拿手,你们放心平叛。只要我在东江,东江就不会出问题。

会后廖仲恺放回广州。争取稳住杨希闵为东征军回师赢得时间。蒋介石则赶往梅县对部队进行动员。临走前他委婉的提醒许崇智,收编陈炯明余部一定要小心,这帮人今天能背叛陈炯明,明天也能背叛你,许崇智不以为意。许崇智第二天就召集记者发表了一篇杀气腾腾的演讲,要求福建方面立刻归还永福舰,否则东征军自己到福建去取。

随着许崇智的讲话。粤军开始频频向闽粤边界移动,福建境内的民军空前活跃,周荫人非常恐慌,连电孙传芳要求增兵福建,孙传芳回电大骂周荫人,要他立刻与杨树庄联系,放回永福舰,目前江浙局势晦暗不明。浙江的兵力决不能南调。

周荫人左思右想,最后想出个馊主意,他派人在厦门散布流言,说广东海军将进攻厦门,以报复北洋海军。闻此谣言,厦门居民一夕三惊。惶恐中厦门居民集体向杨树庄请愿,要求送还永福舰,不要让厦门毁于战火中。杨树庄无奈之下只好同意。

许崇智没想到永福舰居然这么容易的就回来了,愣怔之下,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好把心思放在收编陈炯明余部地谈判中,闽粤边界的紧张情势也缓和下来。这期间,蒋介石已经率领平叛军回师广州了。

在平山蒋介石向党军和警卫军发表题为《夺回广州根据地》地演说,“警卫军、党军,大家都是**军。都是孙大元帅的部下。现在因为孙大元帅死后,大元帅几十年辛苦建设的**政府根据地广州。将被反**的军阀唐继尧、北洋军阀吴佩孚和广东省城里假**的军阀杨希闵、刘振寰等勾结危害,我们不得不起来拥护孙大元帅所建设的**政府。孙大元帅建设的**政府根据地,就如同我们祖先遗下来地产业一样,我们祖先千辛万苦遗下来的产业,无故被强盗夺去,这不是我们做子孙的耻辱?所以这次我们回去,一定要打倒那些卖国殃民的强盗军队,打倒阻碍我们实行主义的叛逆,保就我们**根据地。如果不同他们拼死一战,夺回广州,我们**军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我们就不能实行主义了,我们还能对得起已死的大元帅吗?……这次回省来打滇桂军,我们一定可以打胜的,因为省城人民非常痛恨滇桂军,天天希望我们回去,天天运动反对滇桂军,他们一听到我们回去,个个预备欢迎,所以我们很有把握,一定能够成功……”

平叛军到达平山后,回师广州的目地就已经无法隐瞒,杨希闵决定先下手为强,下令接管市区内的广州财税局,警察局,中央党部等地;胡汉民也按照事先的部署,下达平叛令。市区内的国民党中央委员、苏俄顾问,省党部等要员纷纷转移到大本营行辕士敏土厂和黄埔军校内,同时黄埔岛宣布戒严,已经返校的二期学生和三期学生共两千余人编成一个突击总队,由学生总队长张治中担任总指挥,代理政治部主任包惠僧任党代表,契齐班若夫为顾问,负责守卫黄埔岛。

杨希闵打算先赶走大本营,所以他派兵进攻士敏土厂,不过这时他发现,所有打点的船都找不到开船地工人了,广州工人在共产党的号召下举行了总罢工,无论是轮船还是火车全部趴下,动不了了,能动的全部被搜罗到南岸,杨希闵没法,只好在收集了些小舢板,准备依靠这些舢板渡河,可是支持大本营的海军派出永丰舰,江筹舰等军舰在河上巡航,这些小舢板根本不敢下河,杨希闵只好留下部分军队监视,将注意力转到广州外围战场。

这次回军庄继华一直随蒋介石行动,蒋介石沿途都在发火,在淡水是因为部队出现逃兵,在樟木头时他又把参谋部骂了狗血喷头,原因是参谋部居然把通讯处落在了后面,蒋介石到了樟木头后无法与各军联系;这件事让蒋介石既生气又失望,于是他又把庄继华调到参谋处兼任机要参谋,其实就是他的代表,监督参谋部的工作。

参谋部的参谋们虽然对此很不满意,他们不敢抱怨蒋介石,只好把气撒在庄继华身上,可庄继华是什么人,半天下来就清楚了这些人对他冷淡的原因,不管他没生气,也没向蒋介石抱怨,只是默默的等待机会。让他很失望的是在樟木头没有见到黄明诚,他已经调到广东区委工作了,新任工会委员长姓路,也是当初工友团地工友,对庄继华非常热情,庄继华就请他组织个支前队,路委员长哈哈笑着说早准备好了,广东区委已有命令,各地工会农会都要支持平叛,因此他们不但组织了支前队,还组织了工友平叛队,和当初打陈炯明一样,然后低声问缴获地战利品是不是也能象当初一样,他们缴获的归他们?庄继华看他地样子乐了,对他说这个问题你的问蒋校长,不过他估计应该没有这种可能,上次缴获的枪能给他们只是因缘巧合,因为还有很多部队武器装备还不全。庄继华看着路委员长有些失望的脸问是不是没有枪就没有支前队了;路委员长眼一瞪,怒道谁说的,不但有支前队,也有工友队,这是组织上的命令,随后又说,当然要是有就更好了,说完之后,两人哈哈大笑。

在庄继华心中其实很看不起滇桂军的,在他看来这种双枪兵的战斗力简直不值一提,可是没想到,仗一打起来,才知道双枪兵也是很有战斗力的。

石龙的敌军没有作多少抵抗就退走了,何应钦指挥第一旅很轻松的就占领了石龙,随后顺利的攻占石滩;滇桂军主力退到龙眼洞,依托地利进行抵抗。

龙眼洞的战斗打得很激烈,何应钦指挥第一旅连续发动几次冲锋都被打下来了,蒋介石在指挥部里大骂娘西匹,骂着骂着自己就要去前线,庄继华连忙拦住,说让他去前面看看究竟问题在什么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