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9节(1 / 2)

加入书签

“那我告诉你。悄悄的。我总梦到我是一个秦朝大将军。我是蒙恬。你信不信。”汪直说。

看到汪直。朱厚照突然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和自己在长城上把酒言欢。

记忆里。那个人叫作蒙恬。自己就是太子扶苏。

此刻借着酒兴。朱厚照看着明子。突然想起了很多往事。

他想起了那日在长城上。自己叫做太子扶苏。是秦朝始皇帝的长子。

朱厚照记得那日在长城上。刀枪似雪旌旗飘动。

“蒙将军。国有将军。真的是幸运啊。将军大破匈奴三十万。收复河南之地。真的是国之良将啊。”扶苏太子说。

“哪里哪里。蒙恬邂逅太子。觉得公子胸有大志。又能爱民恤兵。让蒙恬佩服。他日太子登基之后。定能万民景仰。功留千古。”蒙恬说。

“将军过奖了。将军这样的国之长城。才是国家的重宝。”扶苏太子说。

“太子过奖。”蒙恬说。

扶苏笑了。他对着长城内外笑了。在扶苏那时的世界里。大秦国有蒙将军。能打败匈奴。自己就能完成父皇交代的任务。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

扶苏那里想到会有后來的变化呢。

只是人世间。总是有伤心事。朱厚照突然又记起。扶苏太子曾经心中有一个人。一个很爱的人。那个人叫做茵儿。茵儿是楚国的郡主。当楚国兵败国灭之后。茵儿也被掠回了了秦国国都。

那日在都城之外。当扶苏第一眼在一大堆的楚国女子中。看到了茵儿。他呆了。虽然茵儿不是那些女子中最美貌的。可是她在人群里那样的独特。她的眼眸。让扶苏一眼看到。就心动不已。

当天晚上。扶苏的人悄悄來到了那群楚国女子的驻地。他们悄悄的带走了那个女子。

他们把她藏在了一个百姓的家里。给她取了个新名字。扶苏突然想起。那个新名字。就叫做明子。

扶苏來到了那个人家。在三月的桃花里。扶苏看到了她明媚的笑颜。明子也看到了扶苏那温柔的眼眸。

她羞涩的低下了头。

可是。扶苏要去长城。那是父皇希望他做的。父皇希望扶苏能增加军事的知识。以后更好的统治国家。

他们在花下告别。告别之日。两人泪水满盈。

“你答应我。不要忘记了我。好不好。”明子说。

“嗯。你等着我。不要难过。一个人好好的。好好吃饭。好好的生活。等我回來。我们就永远的在一起。”扶苏说。

“嗯。我会的。我会等你的。”明子说。

可是当扶苏中途因为思念明子。赶了回來。

却听到明子被抓走的噩耗。原來是父皇要派徐福去东海求仙。要三千童男童女。于是民间广为征集。

正好征集的人來到了那户人家。看到了明子。将明子抓走了。

扶苏马上快马加鞭。追到了大海边。可是徐福的船已经开走了。

“停下。让他们回來。”扶苏对码头上的人大喊。

“太子。不行呀。这是为始皇帝求仙药的船。时辰都是计算好了的。不能改动。况且他们已经出发了。回來是不吉利的。沒有人能担当这个死罪啊。请太子原谅。”码头的人跪了一地。

第33章扶苏和蒙恬之死

扶苏知道沒有办法了。他的泪水哗哗的流。

他失去了心爱的人。此刻他的心里好像死了一样。

长城还是要回的。那是国家的使命。

只是在长城上。扶苏想起的却总是明子的笑容。明子的那些楚歌声。

“家园千里兮。故国不可望。田园荒芜兮。良人几时回。我欲渡关山兮。君颜是否如昔。仗剑行千里兮。美人在何处。”

每次明子唱起这首楚歌。扶苏都仿佛看到了白雪。看到了征战。看到了漂泊。看到了无奈。那时他总是会将明子的脸托起。将她抱在怀里。

只是眼前。人已经永远不在了。

“太子。不要太悲伤。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蒙恬的声音传來。

“谢谢将军。我会以国事为重的。将军不要担心。”扶苏说。

可是。不幸的事情总是一个个接着來。

始皇帝在都城焚书坑儒。皇帝把那些不满意大秦律令的儒生都杀了。还把儒家的经典都烧了。

扶苏大吃一惊。在扶苏看來这是不对的。他上了书给始皇帝。强烈阻止这样的事继续发生。

信里。扶苏指出了丞相李斯的不对。认为李斯的法家思想太严厉。一般的百姓会受不了的。如果百姓无法承受。那君王的天下也危险了。因为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民为贵。君为轻,民不聊生。君安何在。

扶苏也认为一个仁德的皇帝应该让万民心服。而不是多杀。特别是对文化人不能多杀。应该怀柔才对。

始皇帝大怒。他不赞成扶苏的看法。当始皇帝驳斥的训令传來。扶苏心都凉了。

只是依旧是蒙恬。默默的陪伴着扶苏。

这不是悲剧的最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