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0节(1 / 2)

加入书签

“陛下,臣有一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讲!”王猛将军说。

“王将军请!”其实朱厚照知道他要说啥。

“陛下,其实臣要说的,您已经知道了,臣就不说了!只是陛下从今往后,一定得为万民着想,陛下的安危,是万民的安危,请陛下一定要小心!”王猛说。

朱厚照笑了,说不说,还是在说,王猛呀,王猛,毕竟是老江湖呀!

“王将军,谢谢你的关心,是呀,以后我们都注意安全,好不好,将军也是国之栋梁,朕希望年年看到将军!”

“谢谢陛下挂念,臣马革裹尸,原不足惜,只是既然陛下令臣不死,臣会尽量不死!只是沙场无情,如果错付陛下,请陛下千万恕罪!”王猛说。

朱厚照笑了。

“将军,木朗逃了,我们下一步该如何是好?”朱厚照问。

“陛下,我们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彻底消灭木朗,不然以他的性格,一定会死灰复燃!”王猛说。

“那将军以为木朗下一步会如何做?”朱厚照问。

“以臣对他的了解,以及对瓦剌军政情况的了解,我估计木朗会回到他的部落,带领他们和我们周旋。他的部落以善战成名,他们可以定居也可以随时迁徙,我估计木朗将会带着他们和我们流动作战!”

“喔,将军如何这样认为?”朱厚照说。

“陛下,您请想,木朗此人以智慧和勇力过人著称,就拿这次来说,大家以为他不该死守都城,以为他该直接会部落和我们在漠北追逐,可是他选择留在了都城,他好像是在玩一个赌局,赌的就是最后时刻能暗害到陛下。幸好陛下英名,他没能得逞!可是他下步,依然会入下棋一般行动!我们一定要小心,因为稍不留神,就会被他反败为胜!”王猛说。

“那倒也是呀,这次木朗这把玩得很大,他原本以为他会赢,没想到还是失败,只是以后他们再没机会了!因为我来了,我来,就是为了胜利!”主厚照说。

“下一步的计划,我们得好好谋划,得把贴木心大王他们都请来一起商议才行!毕竟要全方位的和瓦剌的一些部落作战,这个作战和我们两军对垒又不一样,也许会是长期的袭扰站,也可能是长期的恐怖作战!”王猛说。

“是呀,这难度不小,也许面临,我们去了他们走了,我们追,又追不上,我们到了,他们又跑了,等等不利困局!”朱厚照说。

“是的,所以,我们得制定战略,要围得住,打得死,不能出现他们跑,我们追,我们停,他们又扰,这样的局面1”王猛说。

当朱厚照召集将军们,把接下来的任务一研究,大家发现很多事情,很值得玩味。

首先是木朗的人,这个人,此刻仿佛如迷一般。这回大家以为他很笨的时候,原来他居然有很深的谋划。原来他一直都不笨,朱厚照想,这个在草原上,家喻户晓的豪杰一般的王爷,难道会很笨?朱厚照想起了一个人。

正当这时,杨千里念了一句诗,“当年礼贤下士时,谁知祸害藏心里!”

“唉!”朱厚照也叹息一声,这诗说的当然就是王莽,当年汉朝的王莽没有篡位之时,也是礼贤下士。只是最后还是不能善终。

朱厚照发现这个木朗非常像王莽。

此时,大军进入都城,也如当年大军进入长安一般,只是去被木朗逃了,这个木朗,比王莽更加有谋划和狡猾。

“贴木心大王,阿洛瓦将军,如何抓住木朗,你们有何看法,毕竟对部落和地理,你们更熟悉些!”朱厚照说。

“陛下,我们初步这样计划的!”阿洛瓦铺开一幅地图,对着地图,对朱厚照说。

“木朗的的部落在这里,大家请看,这里往北就是漠北,往南就是我们都城,向东就是关外,向西就是西域一带。

木朗家族时代掌管部落,部落听他的也是理所当然。如果我们围剿,他肯定会四处逃避,估计这会已经在准备迁徙!然后他以为我们大军在漠北空耗钱粮,最后不得不撤走,可是他们没想到我们有新的办法。”

木朗不会往东走,因为那里有强大的其余的部落,他也不会往西,那里有明军重兵的卫所,这两个地方,都不是他能施展的地方。往南更不可能。所以他只能往北。”

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得派一支部队,提前埋伏在北边,精确计算处木朗会前往的方向,埋伏在那里,就可以全歼木朗。

如果无法全歼,形成一个满漠北追击,基本上这次战争,以不完美的结局结束,因为几乎很难做到木朗!”

阿洛瓦说。

“谁去埋伏?”朱厚照问。

“我去!"这时,无数的将军都举起了手,朱厚照笑了。

第174章恍如隔世

都城收复之后,贴木心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收编旧的军队,建立政权,这些事让她整日都得花全部的精力去应对。

幸好她早已有准备,在以前右贤王的老部下的辅助下,她很快的将一切都安排妥当。

阿洛瓦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在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为人谦和,又侠义,能团结人。遇事又很冷静。

贴木心发现他是不可多的新一代的人才。而且阿洛瓦受右贤王的影响很深,那就是对大明朝基本上很友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和漠北那些远离大明的部落不同,阿洛瓦长大的环境基本上也是和大明朝息息相关的。他的部落和右贤王的部落,传统也是游牧为生,也都是在近些年,很多牧民都开始学习汉人的技术,在靠山地方农耕,也有很多牧民长期来往大明和瓦剌之间作贸易为生。

整个的部落很协调。游牧的牧民提供牲畜,农耕的牧民给大家提供稳定的农产品,而贸易的牧民给大家带来外面的各种各样的新鲜的东西。

每次贸易的牧民从中原进货回来的时候,就是草原的节日,大家都围着做贸易的那些大叔,选着自己的喜欢的东西,一件精致的瓷器,一段美丽的丝绸,都会让大叔们或者姑娘们,开心不已。

这样的生活让部落的每天都是开心。

“为甚麽还要战争呢,为甚麽还要牺牲生命去抢夺呢?”大家渐渐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阿洛瓦生在这样的环境,他对大明朝的还是非常的友好的。

阿洛瓦做了忠勇王后,他的主政的风格,就是宽容,谦和。对大明朝友好,对四邻友好,对外友好了,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他也整顿军队,力求建立精干有力的军队,这样就不需要更多的牧民离开自己的生产生活,大家可以过更自由的生活。重要的是这支军队必须是有力的,这点上,阿洛瓦毕竟是军事将军出身,对他来说,是知道如何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