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节(1 / 2)

加入书签

“那好!”朱厚照说,“张文长!这个孩子你来照顾了!他随时和你一起,晚上和你睡”

那个小孩的眼中,此刻露出了有光芒的欣喜的眼神,只是那光芒瞬间就消失,变成了一种平庸的感激的神色。朱照厚看到了,他心里有些嘀咕。

朱厚照一行继续往北京走,那个小孩一路和张文长一起,他喜欢东问西问。张文长真的有些无奈,只是这个小孩又很懂事,问完了又会哄人,张文长也不厌烦他。

当他们一行快到北京城不远的时候,这天清晨,张文长突然来到朱厚照的房间外,“主公,不好!”

张文长说。

“出啥事了?”朱照厚打开房门,让他进来。

“圣水,圣水不见了!”张文长说。

“圣水不见了?”朱照厚一惊。“如何不见的?”

“今早,我一起床,就看到那个水壶不见了!每早我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查看水壶的!”张文长说。

“昨晚有啥迹象吗?”朱厚照冷静的说。

“没有呀!一切正常!只是那个小孩子,麻五,也不见了!“

当朱厚照一听麻五也不见了,心里一阵叹息,他知道,这肯定是一个局。

自己被骗了,那个小孩肯定是敌人派来的,啥都不偷,只偷圣水,肯定是有计划而来的。

他有些懊恼,这时穆兰过来而来,她听到张文长的话后,一下子也反应了过来。

“对不起,主公!没想到那个孩子有问题!”穆兰说。

“现在我们怎么办?”穆兰问。

朱厚照想了一会,“张文长,你马上派一个侍卫,带着这个令牌,到县衙去报案,就说锦衣卫大人丢了重要事物,你让把那个银壶的形状说给他们听,让他们封闭城门,四处搜查。然后我们大家赶快走,从现在开始就不休息了,一直到进了宫为止!”

“是,主公,我马上去办!”张文长说,然后他迅速出去了。

“主公,你这样做的用意何在呢?圣水不是还有一瓶吗?”穆兰说。

“你不知道,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敌人就感到我们不紧张,一定还会下手,如果我们这样到处搜查,他们就觉得他们成功了,他们就只会庆功了!其实那圣水肯定找不回来了,那个小孩也估计找不回来了,这几天我发现他不是简单简单的小孩。”朱照厚说。

“是呀,我这两天也发现有些不对劲,我记得武林中有个功夫叫缩骨法,还有个功夫叫还颜功,如果专门练这两个功夫,就可以让自己随时变成一个小孩子,上次那个天鱼帮的帮主女儿好像都练过这个功夫。这回这个小孩,应该是个此中的高手,也不知道敌人是在哪里找来这样的高手”穆兰说。

“是呀,这个孩子,我后来总觉得他的说话行事,好像是在演戏!只是没想到他行动得如此之快”朱厚照说,“好,我们现在马不停蹄,赶快回宫,避免夜长梦多!”朱照厚说。

“是,主公!”穆兰说。

这时,所有的侍卫都已经准备好了,朱厚照迅速带着大家下楼出发。

一路上,他让大家马不停蹄,随时都是非常小心。每次吃饭都是尽量的去买干粮在马上吃了就走。

不住客店不进饭馆,就这样他们一路飞奔,终于来到了紫禁城。

当看到紫禁城那高大的红墙的时候,朱照厚终于舒了一口气。

(,)

第102章推背书诉千年密

当朱厚照回到北京之后,他马上把范雨请来询问。

当范雨知道了那日在天池上,一个怪物大鱼袭击朱照厚,然后朱照厚将自己的皇帝之印章扔向怪鱼的事情后,范雨陷入了沉思,然后他掐指而算。

”皇上知道推背书吧?”范雨问。

“知道呀,那是古代人写的对未来的预测嘛!据说那个人一直在预测后世很多代的故事,被朋友来推了下背才停下来!朱厚照说。

“这部奇书相传是唐朝贞观年中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全集一卷,凡六十图像,以卦分系之。每幅图像之下均有谶语,并附有“颂曰”诗四句,预言后世兴旺治乱之事。书名“推背图”是根据第六十图像(最后一卦)中的颂曰“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而名。”范雨说。

“预言这个东西呢,都是不能说的,一般万事万物都有数。所以一般的人不说预言,圣人也说不卜。当年唐太宗听到有人预言李氏后人要被现在后宫的人所杀,叫了袁天罡来询问,想让袁天罡查出是谁。袁天罡告诉他,万事自有规律,如果强行改变,结果更糟,就如秦始皇时,出土大石,上书“亡秦胡也!”结果秦始皇调派大军去防匈奴,调全国人力修长城,没想到反而造成国力削弱,造成民夫起事,终于亡秦,后来才知那胡是秦二世胡亥。李世民听了袁天罡的话,没有血雨腥风,结果虽然后来武氏夺了帝位,大杀李氏后人,可是后来武则天临老,终于还是没有传位给武家人,政权还是回到了李氏手里!”

“所以,这个定数,最好不要去打破!陛下此次去天池,取圣水灭天火,自当一定江山,从此瓦剌臣服,鞑靼归心,漠北就此安定。至于关外之事,也许会有强大的势力兴起,可是他们秉承天意靠的是您代表的华夏的印章,那他们终究会归于华夏,您依然会功在千秋,如果胡乱猜疑,改变状态,也许结果不是这样的了!换句话说,就是那个怪鱼也许庇护的是一支即将强大的的新生力量,可是它被您的印章收服,也许这支力量终究会强大,可是他最终会归于华夏,如果没有您的甘冒奇险,也许这支力量的走向真的不好说!但是他对华夏的破坏作用依然不会改变!”

“总之,放到一个几千年的历史中看,几百年的兴衰,一切都是定数使然!只是陛下奇功,史书自会记载,名传青史!即使史书没能记载,天地之间,也会记得陛下的功绩!可是天地会厚待你,几百年之后也许您还能回到今日,享受一次今日辉煌!”

范雨说完,微微一笑。

朱厚照其实对于范雨有些话,有些不完全懂,可是他知道,范雨说的都是有道理的话。他也知道了这个事情,对自己来说,不见得全是凶兆,他也就安心了。

当秋天的风,第一次吹拂在北京城的时候,朱照厚知道,战争即将临近,他在紫禁城里,早就成立了临时的指挥中心,所有的情报,汇报,计划,调度,统统他都知晓。

而兵部的黄尚书是名义上的战争筹备的主管,所有的具体的筹划筹备都是他在负责。而内阁首辅杨大人是全部的最高协调负责,很多各个部的协调,都是他来完成。

这次的战争,武器,盔甲,粮草,各种物资,是相当的充分的。火器局提供了最先进的火炮,火器,给神机营最大的支持。其余的各部,都充分的调度起来,战争一切所需都非常充足。

朱照厚满意这个进度。

前方的王将军按照计划,开始了行动。他先是秘密的策划,袭击包围了瓦剌汉军。因为这支部队对明军太了解,如果不击溃他们,对于明军下一步的行动,会带来很大的威胁。

所以朱厚照坚持要王将军先消灭这支部队,内心朱厚照也是想为帖木心报仇。

所以,王将军按照朱照厚的想法,包围了这支部队,然后不断的进行心理战术,这支部队的大部分将士都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明军。秦汉带兵在突围的过程中,被明军击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