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节(1 / 2)

加入书签

纵有一腔爱国抱负,目前他也只能先苟活一隅,在祖国的一角加紧训练,完善自身,暂且积蓄力量,相信总会有发力的那一天。

时间慢腾腾地走过夏收,天气越来越干燥,干旱随时降临,多灾多难的这一年自从总理逝世后,很少下雨了。

柳建国带领青山大队的队员们努力对抗干旱,在其他村被所谓的革命积极分子闹的生产停滞之时,临河村团结一致,抢收抢种,挑水灌溉,往年的劳作一个不能落下。

所以,年终他们工分比其他村值钱许多,分到的粮食都快比上丰收的年景。

于是在外面时局动荡反扑的时候,临河村如同一片净土,大家伙不搞内斗不弄歪心思,一心一意跟着大队长种地收粮食,一副热火朝天努力生活的繁忙景象。

他们不想再饿肚子了,外面的人想闹就闹吧,只要别打扰他们种地刨食就行。

要搁他们来说,上头乱来乱去,管他们这些屁民啥事,跟着闹腾个什么劲儿,还不如多种几棒子玉米填饱肚子。

什么虚名虚利,都不如吃饱穿暖实在。

感谢政委留下的指导手册,柳建国照着上面的法子和思想开过几次动员大会后,成功洗脑了手下的队员们。

干旱一直持续,村民们担心要是一直这么旱下去,秋收估计要颗粒无收了。

直到九月,全国人民迎来更大的悲痛,他们伟大的主席逝世了!

若说之前的总理去世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一枚炸响全国的炸弹,那么主席的逝世则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劈在广大人民的心尖上!

临河村大队长家的广播播出那条消息的时候,全村放声大哭,如同失去生身父母般悲痛欲绝。

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个失去伟大领袖的事实,但是广播中连续的播报和确认,让群众们不得不相信他们的伟人确实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像是印证神人离世必有异象发生的说法,在主席逝世后,柳家湾那片地方的树梢三天不动,天气十分炎热干燥,树梢子如同静止的画面。

随后,天上猛然下起了大暴雨,瓢泼大雨哗啦啦的下个不停,如同老天爷在和人民一同哭泣。

这样子更加剧了众人的悲痛之情,有的老人哭着哭着就跟随主席去了,一时间各个村里的乱斗都斗不起来了,忙着悼念主席,还要忙着处理众多长辈故去的丧事。

江秋月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她亲身经历了主席去世后柳家湾的异常天象,心中不免升起敬畏。

身处悲伤压抑的氛围之中,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恸,同大家一起痛哭不止,眼泪流了不知多少。

彭敬业此刻已经接收不到任何京都的消息,连偷偷回去瞧一眼老爷子都不能,被老营长死死压在柳家湾这片犄角旮旯,保全自身。

两人一边努力工作和生活,一边担忧京都的亲人和局势变化。

在如此惊天巨变中,作为小人物的他们插不上手,无能为力。

他和她只能彼此依靠,先熬过这段黎明前的昏暗,期待充满希望的明天早点到来。

第123章

七六年的冬天很冷,江秋月在临河村度过一个悠闲又沉闷的冬季,紧张的风气似乎都被寒冷冰冻了起来,慢慢消停了。

又到一回过年时,时局仍然很是暧昧,所有知青呆在原地不能乱走动,探亲的机会更没有了,甚至连信件往来都要经过严格审查。

好在比主席逝世那段时间好上许多,江秋月终于重新收到江家寄来的包裹,里面有家里的平安信和一些营养品。

通过信上隐约的暗示,她知道江家此次没有被上头的争权夺利的风波波及,江父江母他们只是天子脚下的小人物,没有人会特意在那个混乱的时刻惹上背后有家族撑腰的他们。

彭敬业那边一直收不到老爷子的任何消息,在如此敏感的时刻,老营长做出安分守己的样子,不让他往京都伸手。

江秋月同样替他着急,在回信中隐晦提及,得到一个稳如泰山的回复,想来老爷子应是没什么问题的。

京都的风起云涌,影响不到天高皇帝远的临河村,风气转缓后,他们又恢复了以往平静的生活,该种粮食的忙着种粮食,该工作的努力工作。

二月底,刘爱英精心饲养了一个冬天的母猪终于在某天傍晚发动了。

母猪怀小猪崽的时间是大致确定的,推算一下生产日期,大致就是二月中下旬。

这不,过了二月十五,刘爱英就整天待在养殖处不转眼地看着了,唯恐一个不注意,它突然发动,没人在身边照应,小猪崽的成活率可不会多高。

只是一等就等了十多天,眼看二月份都快过了,母猪的肚子还丝毫没动静。

直到二十八那天傍晚,刘爱英又是紧盯了一天,重新打扫了一遍猪圈,都要走了,母猪那边哼哼起来。

要是江秋月听到了八成不当回事,但是刘爱英时时关注着母猪的情况,一下就听出声音不对劲,立马进去查看。

天色早已黑下来,猪圈里只能看到窝在角落里那黑乎乎泛着白的一大坨,具体什么情况看不出来。

刘爱英走到猪屁股后,伸手抹了一把,黏糊糊的,还有腥味儿,明显是要胎囊已破,母猪要下崽了。

有熟悉的人进圈,母猪接连哼哼了一串声音,接下来就不动了。

“江同志,你能去叫一下大队长吗,母猪要产崽了,我一个人弄不来!”刘爱英见母猪不动弹也不哼哼了,一时有点慌。

她从来没给猪接生过啊,前头学过再多理论知识,临到真刀真枪上阵了,心里难免有点怯。

母猪产崽对青山大队是大事,得找个主事的人来坐镇。

江秋月正在灶房烧洗澡水,听到刘爱英的呼喊一愣,立马伸头往猪圈看了看,黑灯瞎火的啥都看不到。

她赶紧把灶房点的蜡烛拿出去,挪到猪圈院墙上,先给刘爱英照点光亮,让她别着急,母猪下崽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安抚了一下惊慌失措的刘爱英,江秋月立即赶去隔壁喊门,叫来了柳建国。

柳建国打着手电筒过来的,比蜡烛好使,一起来的还有柳二媳妇,她把龙凤胎交给柳二照顾,也来看看母猪下崽的情况。

柳二媳妇和刘爱英一样,都从王晓红那里学习过如何给母猪助产,以及产崽后怎么料理的知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