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3节(2 / 2)

加入书签

“御赐天碗展人山人海,整个长安的人都瞧见了,那里的每只天碗都是无价之宝。”

“御赐天碗是可以用来当成传家宝贝。”

“要是我能拥有一个御赐天碗就好了。”

“白太师的低品御赐天碗都卖了四万三千两金,海国公的高品御赐天碗能卖多少金?”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老百姓,都在热议御赐天碗。

几十位官员联名上了奏折,请求李严再举办一次御赐天碗展示拍卖会。

“御赐天碗制造步骤繁多,每一个步骤都非常复杂,岂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办展示拍卖会?”

“陛下龙恩浩荡,百日之后能否办展示拍卖会?”

李严故意不耐烦的挥挥手道:“每一件御赐天碗都凝聚着本国顶极大匠的血汗,都是无价之宝。几年之内不会再办。你们不要再提此事。”

心里暗笑:谁叫你们有好事就上,一看到捐款要出银钱就扣门的要死,最后连展示拍卖会的入场资格都没有。活该。

御赐天碗的价格因为李严的这番话,再次疯涨。

这个时候,大唐国各地的官府及名士纷纷向朝廷上了奏折,强烈请求李严在各地举办御赐天碗及辣椒展。

八月中旬,李严先是下旨在全国各城府公示大唐国成功制造出御赐天碗,彰显帝威国威。

再下一旨,九月在洛阳、金陵(现南京)两个大城府举办御赐天碗及辣椒展,为期十日,派御林军护送御赐天碗及辣椒至两地。

卢亮与金素大婚之后,在金素的精心照料之下,身体恢复的很快。

金素是孤儿出身,对失去生母的两个继子心怀怜悯,也比较宽容,没有给他们立下什么规矩,还指点他们的武功,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

这跟卢亮以前想象的截然不同,现在他的家庭生活如意顺心。

卢亮再次被李严委以重任,率御林军护送御赐天碗及辣椒在洛阳、金陵两地巡展。

卢亮离开长安之前,特意与金素带着重礼去徐府道谢。

徐清林语重心长的道:“小卢,你与金素历经坎坷,终于走到一起,好好珍惜。”

卢亮连连点头。这一年来经历了许多的事,让他的心智更加成熟,也悟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

这次他重回御林军,重得权力,生母的娘家李族又后悔了,想把小美的娘小李氏嫁给他当平妻,被他一口拒绝。

至于李族会不会告他,那就随李族去吧。反而他是不会再与李族有任何的来往。

卢亮夫妻走后,徐淼淼跟四大宫女笑道:“卢亮终于明白了一回。”

“奴婢见金大人春风满面,卢将军对她应该不错。”

“郡主,金大人、卢将军都曾经受过重伤,以后能有子嗣吗?”

徐淼淼微笑道:“那就看他们夫妻想不想要了。”

“金大人身为女子,没有儿子傍身到底不行,肯定是想要的。卢将军不知道想不想要。”

“金大人与寻常女子不同,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兴许不愿意要子嗣。”

四大宫女七嘴八舌的议论。

徐淼淼打趣道:“皇帝不急,太监宫女急。他们夫妻这次来都没有问我这件事,你们比他们还着急。”

四女就笑道:“郡主,以后您与云族长大婚,我们四个天天都急着抱您们的子嗣。”

长安书院开课之后,云义黎来徐府的次数少了,徐淼淼就骑马去出城去书院见他。

两人正在热恋之中,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云曼婷母子在琰王府住得挺好。云曼婷跟董老王妃学琴技,她的两个儿子跟李文琰一起练武读书玩耍。

徐淼淼给云曼婷的跛脚做了手术,目前云曼婷正在恢复之中,每天只能坐轮椅,再过一个月才能下地。

董老王妃从入长安至今只去过皇宫一次,平时都不出府,可就是这样,仍有谣言传李严与她通过秘道私会,甚至还有传言她是李严安排在李静身边的女人,李静是被她害死的。

琰王府的长史张瑞好几次听到这样的谣言之后,向董老王妃禀报了此事,后者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必理会这些谣言。”

海青滇五人在许多官员不看好的情况下,竟是只用了五天就拉出了一支二千多人的队伍。

三大国公府的下人只有二百多人,长安方圆百里的老兵多达两千人。

原来李严下旨分期发放庶人李动在位期间欠下的军饷之后,民间的老兵对朝廷恢复了信任。

这次大唐巢剿匪军没有朝廷支付军饷,但是海青滇五人以三大国公府的名誉保证,将按照战时的标准给军士发军饷。

主将是海国公最宠爱的嫡孙海青滇,今科武比科考第一甲进士,也是大唐第一孝子,另外四位将军也都是国公府的嫡子。

民间的老百姓看好大唐剿匪军,老兵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就纷纷报名参加考核入军。

不到十日,这支军队的军官已由组建者五人增加至二十三人,后来加入的军官出自新科武进士及小的军队家族的子弟。

海青滇等五人这回了下定决心要把事情办成功,一改在府里的娇生惯养,在军营里与军士同吃同住。

吕雅只在新婚及回门的两日在海府见到海青滇。

新婚那晚,海青滇吃醉酒,却没有借着醉意跟吕雅圆房。回门那日,海青滇陪着吕雅带着礼物去了吕族,虽然只呆了半天,但到底是去了,见了史芳及岳父岳母也磕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