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节(2 / 2)

加入书签

“我们家原来在黄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那里的百姓生活很苦,全村只有一家有水井,其余的人家每天吃用水,都要到黄河去挑,夏秋两季还好些,就是河水有些混浊,春冬两季天特别冷,特别是进了腊月,河面结冰,得把冰凿出一个大洞,才能打出河水。”

云立飞好奇的问道:“为何打河水,用雪水、大冰块不就行了?”

徐清林微笑道:“这你就不懂了。雪刚开始两天可以吃,过两天就融了与地上的土混合成雪泥,怎么吃?再说大冰块,放进缸里能把缸冻裂。一口大缸几十个铜钱,那可是家里的大器件,保护的好可以几辈人用。”

云莫清蹙眉道:“北地百姓的日子真是苦。”原以为他是世上命最苦的人,原来还有那么多的百姓虽然不是官奴,可是过得日子比官奴还苦。

徐清林轻叹一声,道:“有一年冬天,村里有个老汉,岁数比我大不了多少,在黄河冰河面上打水,一去不返没人了,人掉进洞里被河水淹死,尸首都找不着。”

云立飞惊呼道:“真可怕!”

“我们家原来没有水井,也得去黄河边挑水。后来淼淼赚了银钱,第一件事就给家里打水井。”

云莫清忍不住问道:“你一年四季也去黄河边挑过水?”

徐清林笑道:“挑过。不但是我,陛下在我家时长到跟你们一样大的年岁也去挑水,南儿……太子也挑过。”

两个少年均是面色震惊。

特别是云莫清,这些天云义黎及三奴开导他,让他乐观些,都没有这次徐清林说的话给他带来的震憾大。

皇帝、太子尚且在北地的村子吃过很多苦呢。

云莫清的思想就在这么短短的时间有了很大的转变。

云立飞呵呵笑道:“真是想不到,陛下、太子也挑水干粗活。”

徐清林有些激动的道:“挑水不算什么,上山砍柴、种地都得干,还要挑粪。”

徐淼淼笑道:“陛下干了什么活,我当时年岁小不清楚,小南南不但干我爹说的那些活,还会宰鸡剖鱼做饭。”

两个少年异口同声的震惊道:“太子会做饭?!”

徐淼淼道:“小南南做的饭味道还不错。他在长安开了酒楼,位置也不偏,酒楼里的菜都是他教给厨子做的,你们可以让义黎带你们去品尝。”

“小南南?”

“对啊。我一直叫他小南南。”

云义黎手里拿着八纸宣纸,出了书房,还没走到大厅就听到两个弟弟欢快的大笑声,特别是云莫清,从来没听过他笑得这般爽朗。

云莫清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看到云义黎,忙收了笑容站起来,恭敬的道:“大哥。”

云立飞那样没心没肺的人都敬畏云义黎,云莫清更是如此。

云义黎轻轻点点头,把宣纸交给徐清林,“徐叔、淼淼,我写完了,请你们过目。”

徐淼淼柔声道:“辛苦了。”

云义黎长眉微挑,笑道:“不辛苦。”

徐清林双手拿着宣纸。

他先是十分惊艳纸上的字,忍不住抬头看了云义黎好几眼,把后者都看得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古人云:人如字,字如人。

果然如此,这般的神仙人物,写出的字跟人一样达到了非常的赏心悦目,竟是有一字一境界的炉火纯青的水准。

徐清林打定了主意,这八页宣纸要了,谁也不许跟他抢!

接下来他又看内容,看了一遍又看,反复的看,反复的琢磨。

他这一看就是近半个时辰,云义黎写八纸宣纸也不过半个时辰。

“妙,好,极好!”徐清林拍桌而起,望着云义黎的目光多了几分狂热与敬佩,“贤侄,今个你的字你的文才,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云义黎连忙起身谦虚的道:“徐叔,您过奖了。”

“贤侄,你今年不过十四岁,已是武比榜眼,还能有这么一笔好字,写得如此文才的奏折,真是奇才!”徐清林一口一个贤侄叫的亲热极了。

云义黎面颊绯红,这些年来夸赞他的人很多,但是能得到徐淼淼生父徐清林的肯定,心情极好。

他飞快的瞟了一眼徐淼淼,不知他今日展示了字、文的才华之后,过几天来求亲事,徐清林会不会同意?

徐淼淼见老爹拿着八页宣纸宝贝得跟什么似的,比得了古书还高兴,笑问:“爹,义黎代写得奏折可行?”

“行。贤侄对朝堂的事也很了解,根本不似第一次写奏折。”徐清林心道:简直是太可行了。

云义黎笑而不语,心想徐叔误会了,我并非第一次写奏折,以前在金城,就帮干娘写过奏折。

这时,秋菊从东宫回来,告知太子妃海丽荣已上了奏折替海青滇求情,太子李南的意思是徐家就不要用奏折了。

“太子的原话是:这次文官对海家的讨伐来势非常凶猛,表叔为了家族这般舍得,那就按姑的法子去办。”

“你可曾见到丽荣,她如何?”

“县主,奴婢见过了太子妃,她有太子相陪,气色还行,不过脸上隐有泪痕。”

徐淼淼跟徐清林道:“小南南只立丽荣一妃,日后登基只有一后,武官派地位上升,文官派肯定不同意。丽荣心里肯定清楚,这回海家其实是在替她受难。”

徐清林也是无计可施,只有点点头。

云义黎坐在一旁听着,心里感谢徐家的信任,让他们兄弟听到这样秘密的事。

同时,他在思索云族以后要走的道路。非要选择文官、武官派当中的一派,就不能只对事不对派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