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节(2 / 2)

加入书签

“你们可以先试一试。”徐淼淼并没有一口答应。她与李大狗、李三狗接触的并不多,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

李大狗激动的高声道:“好。我愿意试一试。”

李三狗也用力的点点头。

邓老八对两兄弟印象不错,道:“树挪死,人挪活。你们兄弟呆在李村,以后也就是种地、做点小买卖,想富贵那是不可能的事,不如离开李村跟着我亲家一家去长安试试。”

李大狗、李三狗异口同声的道:“您老说得好。我们兄弟就这么想的。”

李二狗开口道:“你们去长安,家里的地我都种了,你们放心就是。”

李三狗感激道:“好哥哥,爹娘就由你与嫂子多孝顺了。”

李大狗跟李二狗是堂兄弟,能得到他的保证,自是十分感激,用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了这件喜事,众人心情更加愉悦,在梅林多转了半个时辰,这才准备离开。

观主特意出来相送,婉转的提出请徐清林、徐淼淼留下墨宝,怕父女拒绝,还提到了梨花观观主落风及流云。

徐淼淼菀尔,“我爹的字好。我来说一首从书里看来的残诗,我爹题字,如何?”

观主大喜,“求之不得。”立刻派人去取文房四宝。

“好。”徐清林知道徐淼淼与云义黎以诗会友的事,也多次从李南嘴里听到复述徐淼淼所说的残诗,对此很是期待。

徐淼淼高声咏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金城万仞山。”她把前世的孤城改成了金城。

徐清林与赵明圆同时咏了几遍,齐声道:“黄河,白云,金城。好。妙!”

徐清林激动的问道:“淼淼,后面两句诗?”

徐淼淼笑道:“没了。”

徐清林捶胸顿足,“怎么就没了呢。”

“要不说这是残诗呢。”徐淼淼见宣纸已在亭子的石桌上铺平,

朝观主使个眼色。

观主忙道:“郡公爷,请您写下这两句残诗,本观将把它裱好,悬挂在最醒目的地方。”

这几个月徐清林在家除了看书就是练字,以前丢下的学问捡起来几分,书法竟是比少年时写得更好,大概是经历了太多的事,字里饱含对人生的领悟。

只见他平伏一下心情,而后挥笔,两句诗一气呵成,又在诗后写下时间地点诗的来历及字号。

徐淼淼惊赞道:“爹的字又有进步。”

徐清林微笑道:“你的残诗好,我怕写差了字,毁了你的残诗。”

观主对诗不太懂,但却是酷爱书法,在这上面有所建树,向徐清林要墨宝,不止是觉得他是国舅爷兼郡公爷,还因为他是几百年的大望族徐族嫡子,想必书法是极好。

这么一看果然如此。传闻徐皇后是徐家嫡系当中字写得最好的。她的亲弟弟徐清林已写得这般好,她的字肯定更胜一筹。

可惜红颜薄命,徐皇后死的那么惨。

观主心里激动感慨,竟有些热泪盈眶,大声赞道:“好书法。今个贫道可是得了宝贝!”

徐淼淼故意问道:“原来这幅字观主是要自己留着的?”

观主脸皮可不是一般的厚,有些得意洋洋的道:“这就是当观主的好处。哈哈,让县主见笑了,贫道先把这幅字藏起来独自欣赏几日,再挂出去。”

这样的夸奖让徐清林很是受用。许久没有当着许多人的面写字。以后到了长安,这样的场合肯定少不了。回王府必须得勤练才行。

观主得了字,心花怒放,特意送给徐清林两套珍贵的文房四宝及自己写的两幅字。

两人竟是以字会友,结下友谊。

众人走后,有几个金城书院博士夫人得知观主得了好诗好字,便去找他要求看。

观主只能把字从卧房里取出。

当日残诗及徐清林写得一笔好字就在金城传开了,董老王妃知道后一个劲的埋怨徐淼淼没把残诗先告诉她,还专门去了一趟西院向徐清林要了两幅字。

次日众人游玩白塔寺,寺里的方丈是个古板守旧的老僧,酷爱武功,对诗字都不感兴趣,没有向徐清林父女提出要字诗,却提出别的要求。

------题外话------

亲们,周末愉快!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28 后族叛乱淼淼规划农事

“徐施主,老衲已有三徒,天赋都不高,所学不到老衲武功的三成。今个实是有缘,让老衲遇到你的儿子。你儿子天生神力,年龄不大,是练武的奇才。”

邓红紧张兮兮的望着徐磊。

徐淼淼似笑非似的望着白胡子老僧。没听说三十岁的中年男子还是练武奇才。

“老衲想收他做关门弟子,把毕生的武功传授给他。”

徐清林头摇得像拔浪鼓,“莫说我只有磊儿一个儿子,就是有几个儿子,也舍不得送到出家。你还是找别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