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节(2 / 2)

加入书签

他们的来到让徐家上下都特别的高兴。

徐家在王府的这几个月,除去吕学进一家之外,跟别的权贵人家都没有交往,更别提在一起用饭说话了。

不过如今静王过世还不到百日,东院的董老王妃、琰王仍吃着素,西院这边就算大过年的来了客人,也不好意思喝酒。

今个大家就以茶代酒了。

茶足饭饱,赵德直言道:“我们不好打扰你们,准备明个就回村去。”

徐清林忙道:“你们刚来金城就走,这可不行。”

赵德道:“我们来这里就是想给你们过年,看你们在王府过得是否舒坦,现在两件事都完成,不回村还在这里不好。”

要是这里是徐府,住几天都行,可这是王府。徐家都是客人。他们是客人的客人。

徐磊粗声粗气道:“大过年的,你们就在这里多呆两天,在金城逛逛再回村。”

邓红笑道:“地里又没有活,梨花观的三清殿也修建好了,你们回去也没有活可干,不如在这里多住几天。”

赵兰姐弟眼巴巴的瞧着赵德父子三人。这可是她们的族人,大过年的见到特别的亲切。真的很想让他们多留几天。

赵明圆偷偷瞧了徐淼淼好几眼。他很想在这里住几天。

徐淼淼开口笑道:“你们在金城再住两天,明个我们都去白云观瞧瞧,后个去白塔寺逛逛。初五我派人送给你们回村。”

白云观是北地最大的道观。

白塔寺是北地最大的寺院。

一观一寺都是依黄河而建,历史悠久,极有名气,不同的是白云观建在平地,白塔寺是建在白塔山上。

徐清林道:“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们来金城这么久,没去过白云观、白塔寺。”

邓老八笑哈哈,“我与二宝去过白云观,在观里也没逛,就是天天砌火炕跟泥巴打交道了。”

徐佳急道:“你们别走了,你们要是走了,姑就不带我们去玩了。”

赵德见两个儿子、赵老大、李家兄弟都一脸的期盼,便道:“好。我们就听县主的,去瞧瞧白云观、白塔寺。”

众人皆大欢喜。这下觉得能在一起玩两天两晚,又在过年,气氛更是热闹。

赵德原先的打算是看看能不能让赵明正跟着徐家去长安,在见识过王府的富贵奢华,再看到精明能干的四位大宫女及十名彪悍威武的护卫之后,便打消念头,连提都不提了。

此行能知道徐家在王府没有受委屈,在王府享受几天富贵生活,还能去白云观、白塔寺游玩,就十分满意知足了。

徐清林目光慈祥,笑道:“明圆,随我去书房。”上次赵明圆来去匆忙,都没去瞧瞧西院的书房,这次得让他开开眼。

“是。”赵明圆满脸笑容跟在徐清林身后离开大厅。

次日,众人都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早起用过饭,就坐着王府的马车去了白云观。

王府长史张瑞昨晚就派人给观主送去口信,今个府里有贵客要过来。

卢亮带着御林军把白云观搜查了三遍,将可疑人全部逐出观去。

原本人很多非常热闹的白云观就变得跟平常日子一样香客不多不少了。

众人游览观里的几座大殿,听了一些道家典故。

到了中午,就在观里用饭,观主想要亲自相陪,又怕众人不自在,过来坐了坐跟徐清林说了几句话就退下了。

之前众人在小梨村时,只见过梨花观的执事流云,从未见过梨花观的观主落风,只听说落风非特别有权贵的人不陪。

白云观观主的在道教的排名在落风之上,今个特意来见众人,足矣显示徐家现在的身份何等尊贵。

午饭,阳光正足,西北风也没有刮起来,众人就去观外的梅林里赏花。

梅林已由御林军看守,为了安全期间,不允许除去徐家外的成年男子香客进入。在林里散步的都是妇孺。

众人等走了一会儿,才发觉梅林里面没有别府的男子,这是头一次享受特权。

徐淼淼见赵德在不远处,就有意无意的道:“我瞧着这片梅林大概有几百亩。”

徐磊刚才已经大概看过了,道:“三百亩有多,四百亩不到。”就凭他守了一年的梨花观的梨林,天天巡山,眼力也练出来了。

徐淼淼故意幽幽道:“陛下给我们家在长安赏赐了千亩田几百亩果林,多少人才能种得过来?”

“妹,种地得问红红。我去把她叫过来。”徐磊接着就非常自豪的扯着嗓子大声喊道:“红红!红红!”

梅林里外都有香客,不乏富贵人家的妇人、小姐,都被徐磊的声音震得耳朵有些发鸣,正要发怒,待看到发声的人是个十分英俊的富家青年,气就消了三分。

邓红满脸羞红,在众女的妒忌的目光中走到许磊的面前,娇声道:“磊哥,你别叫了,我就在你身后。”

许磊憨笑道:“妹问你农事。”

徐淼淼有些哭笑不得,仍是微笑着复述刚才的话。

邓红一说到农事,不由自主的认真起来,“妹,那要看你种什么,要是种籽瓜,一人种五亩,千亩就是二百人,这还不算果林。”

她没有种过果林,没有发言权。

赵德走过来,“果树可不好种。咱们小梨村的梨树能长那么好,也是好几代人摸索出来的种植方法。”

“你们村的梨子在方圆百里是出了名的,县城里的人都说好。别的村种的梨村,就说大梨村,这么多年怎么种都没有小梨村种的好吃。”邓老八对于邓村产不出好梨子很是耿耿于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