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节(1 / 2)

加入书签

玦哥儿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人家才是天生的一对。

把红包放在了虞诗的手上,罗氏笑了笑:“若是大哥儿对你不好,你尽管来姨母这里告状就是了。”

“姨母……”虞诗眼里有了泪意,若不是罗氏,她就是重生了也活不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她让她对许多事都有了尝试的胆量。

步子移到三房那儿,宋三爷打量了一遍虞诗,暗赞侄子艳福。他成亲的对象直接就是宋太爷决定的,直接娶了萧氏这个母老虎。要是他当时胆子大些,跟宋衍一样自己去挑就好了,那样他定找个温柔气量大能容人的。

“侄媳妇如此貌美,侄子你可得好好珍惜。”

宋三爷这一句算的上是肺腑之言。

自己相公心里的小九九,萧氏能不晓得,当即就咳了一声,瞪了宋三爷一眼。

长辈的礼物收完了,就该散礼了。

宋昱领着唐芷璇来见过虞诗,两人还算的上是新婚夫妻,但从表情看来已经貌合神离。宋昱懒洋洋吊儿郎当的模样,而唐芷璇心不在焉,像是一点都不想站在宋昱的身边。

他们的事她听姨母提起过,唐芷璇早就想退亲了,但是唐家顾忌面子,唐芷璇不管多不想嫁,都进了宋家。而因为当年的事,宋老夫人对唐芷璇没有一个好脸,加上随着年纪长大,唐芷璇也不喜欢宋昱了,只觉得在宋家孤苦无依,恨不得日日以泪洗面。

不过见唐芷璇现在这个样子,虽然眉目间带着郁气,但看着却不像是会以泪洗面的,估计以后的日子跟宋昱有的闹了。

请完了安,两人就要准备搬到宋衍的将军府里。

那府邸是皇上知道宋衍要搬出宋府另住赐下的,因为是钦赐的府邸,宋衍不住宋家搬进去另住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宋太爷想留宋衍多住几天,但见他没有留意,叹了一口气也没有继续勉强。

宋衍在宋府没有什么东西,虞诗更是没有,去罗氏那儿把三个萝卜头领了出来,就没了其他的东西。

“姐姐,你头发都梳上去了!”虞祺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姑娘成亲后头发都会梳上去,看到虞诗盘起来的头发,惊喜地叫道。

三个萝卜头齐齐看过来,虞诗不禁有些面红。

“昨夜睡得都好吗?有没有不习惯?”

三个长相相似的孩子头齐齐摇了摇,虞祺道:“开始想着姐姐成亲是什么样子,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虞画拆穿道:“弟弟上了床就睡着了,什么都没想。”

虞祺撅起了嘴巴:“我想了,我睡得快想的也快!”

虞画朝他做了一个鬼脸:“睡包!”

虞诗笑着看他们打闹,说了几句话,一旁的婆子就低声让虞诗去见罗氏,不用想就知道是为了昨晚的事,虞诗整了整面上的表情,吩咐乳母好好看着几个孩子,就去见罗氏。

屋里罗氏手支着脑袋,靠在靠枕上,神色疲惫,因为宋玦这件事看着都老了几岁。

“姨母……”

见虞诗来了,罗氏挤出了一抹笑:“是姨母对不起你,你大喜的日子让你被你表哥吓了一跳。”

“姨母有什么对不起我,这事跟姨母一点关系都没有。”

“要是我能察觉你表哥心里心思,也不会……”她想过宋玦放不下,但是却没想过他有那么大的胆子,竟然会在虞诗的新婚之夜闯进喜房去。

要不是她听到了风声,再迟一些不知道都要闹成什么样子。

她还记得宋衍看玦哥儿的眼神,冷冰冰的就像是看什么物件,要不是她在,说不定玦哥儿就不是被他往地上一甩了。

“算了,不说那些闹心事了,你表哥要是对你说了什么,你都忘了,他就是一时糊涂,你好好跟大哥儿过日子才是正经。”

虞诗点了点头,就是罗氏不说,宋玦昨晚闯进喜房的事情她都打算忘了。

“姨母费心了。”

罗氏头疼地按了按额角:“幸好这婚事都是我一手来办的,守在喜房外面的下人也不难处理,就怕但是院子外面有没有其他的下人瞧见了动静。”

这事传出去三人都成了笑话,罗氏为了这事忙了一夜,连宋二爷都不知道这桩事。

虞诗表情迟疑,想起来了昨晚她问秋意宋静姝的屋子在哪,她说宋静姝的屋子离宋衍的屋子就隔了一个院子。

要是当时屋外有其他下人无事,他们就算有什么猜测,见到院子里的下人都被罗氏带走了,自然也不敢闲话。

就怕让宋静姝知道了这事,趁机搞事情。

这事沾了宋玦,虞诗晓得罗氏的担忧,所以就把猜测说了出来。

“姨母注意着大姑娘,如果要是有什么流言出来,应该就是她知晓了昨晚的事,不过昨夜人都集中在了前厅,夜又黑,说不定院子外没有任何人看到。”

“希望如此。”

……

虞诗带着三个萝卜头上了马车,知道宋衍以后就要从大表哥变成姐夫了,而且他们以后也会跟宋衍住在一起,虞祺最小倒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虞画和虞瑾都有了一丝担忧。

两张一模一样的脸都皱着眉头,虞诗见着好笑,就戳了戳他们的眉头。

“这是怎么了?原先还想让我早些嫁,我如今嫁了怎么又愁眉苦脸起来。”

虞祺也眨着一双大眼盯着哥哥姐姐看:“就是啊,为什么要愁眉苦脸,我们和姐夫就要一直住在一起了。”

这声姐夫,虞祺叫的无比顺溜。

“我没有愁眉苦脸,只是怕别人说姐姐闲话……”虞画迟疑,虽然在虞家时也是大姐照顾他们,但是感觉是不一样的,感觉住进了宋衍的府里,他们似乎就成了寄人篱下的了。

虞诗抚了抚她的头发,道:“有什么话说闲话的,要是住的不高兴了,你们拿钱买间宅子我们一起搬过去不就是了,你们现在衣兜里的银子可不比你们姐夫的少。”

离开徽州之后,虞诗就把虞家的钱财分做了几份,虽然银票还是在她这里保管,但是支配权都是在几个孩子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