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节(1 / 2)

加入书签

雪盏退下后,罗氏就朝周妈妈道:“原先见她算是个得用的,在把她放在诗姐儿的身边,没想这才多久就有小心思了。”

“雪盏年纪不小了,夫人临着这个当口把她放到了姑娘的身边,她难免心思会有些浮动。”罗氏身边几个丫头都是周妈妈调.教出来的,对她们的性子也算是理解。

“当好了差,我自然会多给她一份嫁妆让她好好嫁出去,难不成我刻薄我之前的哪个丫鬟了!”对吴姨娘的气不能对着吴姨娘发,罗氏难免就把气带在了雪盏的身上。

“诗姐儿一个小姑娘奶妈妈又不在身边,她一个大丫头也不说多费些心思照顾主子,竟然还想着来告状了。”

见罗氏带了气,周妈妈也不再为雪盏求情,道:“李妈妈如今算是学的差不多了,要不然就让她回到姑娘的身边。”

“这样也行,一口吃不成胖子,就让她先回诗姐儿身边再慢慢教。”

……

虞诗看着木桶里游的欢快的锦鲤,不知道要把他们放在哪里养才好,她的院子里没有池子,这鱼自然就是要放在屋里的,但屋里放个木盆怎么看怎么奇怪。

“彩芽,你觉得这鱼放哪里好?”彩芽年纪跟虞诗相仿,见着这些小动物就双眼发亮,看了好一会的兔子,现在见屋子里又多了锦鲤,就凑到虞诗的旁边盯着看。

“要不搁在姑娘的枕边,这样姑娘一醒来就能看到它们,姑娘你看它们眼睛多大多精神啊,姑娘早上一看它们就精神了。”

然后每天伴随着啪啪啪的摆尾声入睡吗?虞诗在屋子里打量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书桌罗氏送给她的睡莲上。

装睡莲的是是一个琉璃缸,睡莲占的位置不大,倒是还能搁进去两只鱼。

“把鱼放在缸子里面吧。”放在琉璃缸里面,看着应该挺好看的。

彩芽拿了个碗,就把两只鱼搁进了缸子里面:“姑娘,那这个盆怎么办?要还给宋大少爷吗?”

宋衍大约也不会缺一个木盆:“放着吧,说不定有用得到的地方。”

把锦鲤安顿好,虞诗也没心思继续看书,干脆就站在桌旁练字。

因为桌上了多了两只活物,虞诗听着动静时不时会抬头看上一眼,见它们游来游去游的欢乐,第一次觉着养一只小东西的感觉也不差。

雪盏刚回屋没多久,就见李妈妈回了院子,脸色一白。她不傻自然动了罗氏的意思,罗氏这是觉得她不可信了,顿时有些后悔刚刚没想好就急匆匆的去告状。

也是因为虞诗一直乖乖巧巧的,就没见过她使过什么性子,所以猛然被她那么一训斥,她心里就有些不舒服,眼看抓住了她的错处,就忍不住就罗氏那里说了一通,谁承想平日多疑的罗氏竟然一点都没放在心上。

雪盏咬牙朝李妈妈福了福身,原先在虞诗这院子里她是说一不二的那个人,现在李妈妈回来了,她就变成了第二位。

见李妈妈看到她表情不如以往的讨好,雪盏就知道罗氏一定对这老妇人有所交代,只恨自己是个当奴婢的,命运半点不由人,不过说错了一句话,日子就要变得难过了。

☆、第十六章

见李妈妈回来,虞诗算是最惊喜的。

李妈妈从原主出生起就一直照顾她,后来虞夫人去世,李妈妈更是把她当做亲生的孩子疼爱,她拥有了原主的记忆,对李妈妈的那份依赖之情自然保留了下来,平日虽然在罗氏那儿也常见到李妈妈,但是在别的地方见到,跟回到身边是不一样的。

李妈妈见着虞诗,眼圈发红:“姑娘这是不是瘦了,我可得做些好吃的给姑娘补补。”

虞诗扑哧一笑:“昨日姨母还摸着我的脸,说我肉多了呢。”

那怎么一样,李妈妈仔仔细细地瞧了虞诗一遍,道:“就是没瘦,姑娘正长个也是需要补的。”

虞诗笑着挽住了李妈妈的胳膊:“妈妈觉得要补,那自然是要补的。”

见两人其乐融融,彩芽在一旁也笑的高兴,道:“妈妈快看,院子里多了兔子和鱼。”

李妈妈进院子就看到了个兔子窝,就奇怪院子里怎么多了只兔子:“姑娘怎么突然想到养这些东西了,鱼就算了喂了饵料什么都不用愁,兔子那味我们闻着没什么,姑娘你鼻子灵又闻不得那些味。”

如果不是宋玦送的这只兔子,她都不知道原来看起来那么可爱干净的兔子,身上是有味道的,这也是为什么兔子原本是放在屋里,而后还是决定放到屋外,建一个兔屋养。

“那只兔子是三表哥送的。”虞诗笑了笑,“妈妈可别嫌弃它,院子里没人养过兔子,还想着让妈妈来照料呢。”

她记得在虞家的时候,李妈妈觉着她话不多,又不爱跟其他的小孩玩在一块,怕她寂寞就在她身边养了些小猫小狗,只不过原主性子跟她差不多,不爱亲近弱小的东西,李妈妈觉着她是不喜欢,后来就没再养。

听到是宋玦送的,李妈妈喜笑颜开,哪里还有刚刚的疑惑模样:“既然是表少爷送的,自然要好好照顾了,虽然外廊阴凉,但比起屋子还是热的,我这就把兔子抱到我屋子里去,可别晒伤了。”

见李妈妈瞬间就变了一个样,彩芽惊讶地长大了嘴:“我想跟妈妈睡,妈妈都嫌我,如今却能把兔子留在屋里。”

李妈妈白了她一眼:“那怎么能一样。”

彩芽颇委屈:“怎么就不一样了,妈妈一定是嫌弃我不如小兔子白净。”

虞诗在一旁捂着嘴偷笑:“昨日彩珠说她不如在家时白了,之后不管旁人说什么,她都能歪到她白不白这事上。”

李妈妈忍不住笑出了声:“拿自个跟白毛兔子比,也只有这丫头了。”

主仆几人嬉笑了几句,虞诗没问李妈妈在罗氏那儿的事,李妈妈也没提,但是看着她行事就知道她这半个多月跟周妈妈学了不少东西,至少整个人沉稳了许多,见着宋府的丫鬟不同以往的巴结示好。

她从来没想过让李妈妈变得精明能干起来,只要她在宋府行事别那么局促,对她来说就够了。她一个寄人篱下的小表妹,平日里需要做的事少,不需要身边的人出挑,只要不扯后腿就行。

……

傍晚虞诗去罗氏那儿吃饭的时候遇到了宋静枝还有吴姨娘,见到她们坐在罗氏的厅里,虞诗微微惊奇。

用罗氏的话来说,就是她不喜欢在用饭的时候看到任何倒胃口的东西,所以二房的姨娘和宋静枝都是自个在自个的屋里用饭,她来宋府那么久,见过两个姨娘来给罗氏请安,却没见过一起用饭的。

见到虞诗进门,吴姨娘就站了起来,虞诗看到她扶起的腰站的一脸艰难的样子,连忙行了个半礼。

罗氏见着了,皱了皱眉:“你身子重我都说连见着我都不用请安了,现在见着诗姐儿你那么一副样子,难不成是想给我添堵不成。”

吴姨娘身材娇小,梳着百合髻,头顶插了一支赤金海棠步摇,双眉弯如柳叶,一双水眸春水清波流盼,穿了一件白底撒红碎花的褙子,下着白色滚边罗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