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5节(2 / 2)

加入书签

“哦?那我们可要洗耳恭听了!”

“好,一起恭听、恭听!”

一轮八卦讨论完毕,几人便开聊前几日秦先生评书的精彩之处,谁也没发现,就在他们头顶二层,一间雅座临堂透气窗扇的缝隙中,探出了一个杯口大小的木质喇叭筒,慢慢晃了一圈,又悄悄收了回去。

“唉——这可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郝瑟卷起自己新近改良版的“顺风窃耳”,叹了口气,“这江大人可真够惨的,案子没破不说,还莫名其妙挨了一顿揍。”

“那江大人之前不是信誓旦旦说,绝不会将琅皓的死因外泄半分,这才过了三日,就已经传得这般沸沸扬扬。”流曦绷着脸道。

“二十一,你知不知道,有一个词叫朝/阳/区/群/众?”郝瑟挑眉。

流曦、尸天清、文京墨、舒珞四人皆是一怔。

“小瑟此词何意?”舒珞好奇。

“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郝瑟给众人科普。

“阿瑟所言甚是。”尸天清恍然点头,给郝瑟夹了一根鸡腿,“阿瑟,吃鸡。”

郝瑟乐呵呵抓起筷子扒饭。

“琭言,吃肉。”尸天清又给舒珞夹了一筷子卤肉。

舒珞轻笑颔首。

“千竹——”尸天清给文京墨夹菜的筷子一顿,却见文京墨只顾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碗里码起的菜山都快塌了,皱了皱眉,“怎么不吃?”

“不急。”文京墨放下手中毛笔,示意流曦移开几个碗盘空出桌面,将纸张平铺桌面,“看看这个。”

“啥子?”郝瑟端着碗探凑头一看,不禁三白眼一亮。

纸上,文京墨已将这四具浮尸的信息整理清楚,分别标注,看起来一目了然。

“文书生,整理的不错!”郝瑟用筷子头敲了敲文京墨的肩膀。

文京墨眼皮抖了一下,抬手将郝瑟掉到身上的大米粒弹掉,清了清嗓子,开始梳理:

“第一位死者,药商纪家独子,纪飞,年二十六,于正月初二发现尸体,推断死亡时间为年三十亥时,死因是,饮酒过量。”

“醉死的。”郝瑟用筷子一点。

“第二名死者——”舒珞指着第二行,“妙手斋的杏林圣手,勾迢,年龄六十三,三月十五发现尸身,推断死亡时间是三月初七亥时,死因是暴食……”

“嗯,撑死的。”郝瑟嚼米饭。

“第三位,苏州桂澜绣坊掌柜,桂枯,年龄三十九,五月初一来南京访友,五月初七发现尸身,推断死亡时间,五月初三,死因是心悸……”尸天清皱眉。

“吓死的。”郝瑟喝了一碗汤,“还有这第四个,琅华书院山长,琅皓,年纪四十二,九月初一发现尸身,推断死亡时间是八月二十五,死因是——玩死的……”

众人齐齐皱眉,尸天清一脸不解看了郝瑟一眼,薄唇动了动,本想问话,但碍于此时气氛凝重,又将问题咽了回去。

“醉死、撑死、吓死、玩死——”流曦皱眉,“杀个人还这么多花样,真是浪费时间。”

“二十一你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这凶手杀人手法如此花样频出,显然不是追求快准狠的职业杀手,而是怀有特殊目的业余杀人犯。”郝瑟道,“这种人,他的杀人手法,便是最贴近他心理和身份的线索,所以我们应该庆幸这个凶手留了这么多线索给我才对。”

“难道小瑟你——认为这四人皆是同一个凶手所杀?”文京墨抬眼问道。

郝瑟点头。

“为何?”舒珞微显讶异。

“直觉!”

众人:“……”

“喂喂,你们这都是什么表情?!”郝瑟十分不爽,“老子的直觉可是建立在缜密细致的推理上的!”

“比如?”文京墨挑眉。

郝瑟瞪了文京墨一眼,放下饭碗,捡起一块鸡骨头放在桌上:“第一,他们都是从莫愁湖里捞上来的。”

尸天清、舒珞点头。

流曦翻白眼。

“然后?”文京墨挑眉。

“第二,他们的死因都很怪,看起来都像是意外,但细细推敲起来,却甚是违和。”郝瑟摆上第二块鸡骨头。

“此言有理。”舒珞沉吟,“据说这纪飞从小就被纪家严加管教,滴酒不沾,却无端端醉死,着实怪异。”

“还有这位勾迢,一个老大夫,平日里最懂养生之道,晚膳甚至不进米面,只食果菜,又怎会暴食致死?”尸天清也道。

“除非——有人强迫他吃,直至撑死——”流曦道。

“甚有可能!”郝瑟一排大腿,“还有这个吓死的桂枯……额,这个……”

说了一半,郝瑟却是没了词。

“这个桂枯有个外号,叫鬼见愁。”文京墨轻轻一笑,“是有名的天不怕地不怕,据说连鬼见了他都要避让三分。”

“文书生你从哪知道的?!”郝瑟大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