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8节(1 / 2)

加入书签

十一月,奉命出京察视粮库的雍亲王返京,见到病体消瘦几至脱形的皇父,大恸,跪于龙榻前磕头流泪不止。

帝笑言:铮铮男儿,偏做小儿状,莫怕,得汝妻汝子侍奉,汝父已大安,还能照看你两年。

听得帝大安,雍亲王破涕为笑,满意地对着儿子点了点头,又向着榻畔妻子做掬言谢。

妻避之,谑言:汝父即吾父,侍奉吾父,偏要你来谢,怕谁不知道你忧心汝妻不尽职乎。

王好笑又无奈,只摇头叹道:怪吾将你视之为外,吾错矣。

妻点头:看皇父面,饶你这一遭,再有下次,必让你尝尝黄莲之味。

王苦笑点头。

子低头窃笑。

帝在旁观之,亦卧榻大笑。

第99章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戊子,皇太后去世,皇帝闻之大悲,本就未愈的身体病情再度加重,生命一度陷入垂危,经御医刘声芳、张睿与秦嬷嬷全力抢救了整整两天,皇帝终于渡过生命危险。

又三日,经茹蕙奉上的仅余的几瓶养生丸调养,皇帝终于自昏睡中醒来,自主张口吃下第一粥。

庚寅,帝不良于行,命皇四子胤禛代其祀天。

又十二日,养生丸用尽,皇帝已能咽下流质以外的食物。

皇帝救了回来,却因连场大病,几度垂危,身体大坏,连便溺亦不能自控,更无精力处理朝事。

十二月第一次大朝,皇帝着人将自己抬上朝堂,当堂令大学士之一与一位宗室亲信交出自己留下以防万一的两份密旨,两份密旨加上宫中留存的底档,三份圣旨摆在高高的御案之上。

皇帝着贴身太监李德全当殿宣读圣旨。

李德全自御案上随手取下一份圣旨展开,当殿宣读,自乾清宫内绵延至宫外广场的皇室宗亲勋贵大臣尽皆跪伏于地,听着那响彻天地的传延之旨: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李德全读完了总结皇帝一生并将帝位传于雍亲王的圣旨,便退回了帝位之侧侍立。

皇帝轻咳了几声,以极其虚弱的声音说道:“这是朕留下的遗诏,本是为着朕崩逝之后准备,不想朕命大,又被救了回来,只是却再无力理朝听政,故,朕传位皇四子之意不改,着其即皇帝位,朕退居养心殿为太上皇,文武百官,还不领旨!”

皇帝说一句,李德全为他传达一句,平日仅一分钟就能说完的一番话,至李德全将其传完,居然用了近一刻钟。

至此,御座上的皇帝迫于身体不得不传位的最后的一丝不甘也淡去。

再思及御医刘声芳之方:圣上的身子大坏,若再理政,不出十日必然天地失色,若好好养着,不再劳心,又以全天下供养,或还有一两年之寿。

对刘声芳的忠心,皇帝还是相信的,他自己的身体自己心里也有数,明白若还抓着皇权不放,必然只有死路一条,如此,皇帝自然选择退位誉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