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节(2 / 2)

加入书签

阮绣芸亦是怔愣无比,她从前与郑姝交好,经常出入相国府,自然认得郑媱,她惊讶地回头看向曲伯尧:“我怎么觉得那个女人生得像郑媱?”

“她是春溪,”他笑说,“钟桓心仪的丫头。”

还未走远,她听得清晰。

阮绣芸怔怔地盯着郑媱的背影,敛回目光,若有所思:“也对,郑媱就是还活着,也不会瘦成那个样子。”继而忿忿不平地对他道:“也不过来行个礼,你就是这样纵容下人的吗?”

黄昏,天边暗压压的乌云抖落下一场暮雨,潇潇冷雨夹着被打掉的梨花扑进门,春溪俯趴在案上呼呼大睡,郑媱慢慢铺开一方绣帕,拿出石黛在上边开始描绘,绘着绘着忽然出神。她想起郑府被抄那日,母亲质问她是不是苟活时那失望的脸色,心中不由生出撕裂般的痛苦和愧疚。

她并不是想苟活,只是想着媛媛还太小,什么都不知道,情急时说出好死不如活着、忍辱才能负重的话是想先救了媛媛。事实上,她当时哪里有勇气忍辱负重呢!

预感那阔别三年的人会来,打算见他最后一面托他救下媛媛再殉节,不料他来了却说要接她入宫,不经思考她信以为真,万念俱灰,再也拉不下脸来求他救了媛媛,拔簪抵住脖颈威胁,更不料自己一举一动其实如他所料正中他要救她的圈套……

如今忆起,方觉自己前后的行为可笑,自己最后一分尊严都被她自己挥耗殆尽了。既然苟活了下来,那就继续苟活下去吧。

帘外,狂风骤雨肆虐着半树残花,郑媱依稀看见梨花树下,母亲一个人在时光隧道里踽踽穿行,还是那日殉节时所穿的衣裳,激动地欲站起来,忽然自眼帘裂下千仞鸿沟,疾风一卷便将母亲的身影卷得杳无踪迹可觅。

郑媱眼角酸涩,闭了目,使劲地揉,终于才回过神来,匆匆收起手中绘制了一半的地形图,站起身去闭门,即将阖住时发现正对着自己的那扇月形石门边上有一只乌靴。

她缩了缩瞳孔,唇角勾出一丝讥诮,砰然一声送上门。

那人走出来,俯下腰捡起马鞭,伫立半月形石门处观望。

栉风沐雨,鬓面如洗。

风不停,雨霖霖......

三月中旬,新帝公孙戾御驾亲幸虎吟台观诸军呈百戏,后妃文武百官相随。

虎吟台在盛都西南城郊的蟠龙山,横跨在蟠龙山天堑之上,高耸入云。台下激流滚滚,如一条青白的蛟龙从峡谷深处涌来,排天蔽空,波光摇落日,怒涛卷霜雪。若乘巨槎自峡谷之上漂流时仰视之,可观虎口贲张、气吞山河之势,因而世人又谓虎吟台为“帝王台”。

虽是帝王台,可此前历届帝王在位时登台次数屈指可数,更不会为演场军戏而登台观望,只因登上如此高耸入云的“帝王台”已艰辛备至,文官后妃乘舆亦觉颠簸目眩、摇摇欲坠。可舟车劳顿的众人即使有冲天的怨气也万万不敢发乎面。

新帝公孙戾尚武,即位短短数月便下诏大修武备。此次诸军呈百戏,将有百余支精锐御前列阵呈技。

虎吟台中设御幄,支九龙戏珠仪仗,旁支凤伞,为后妃设有雅卧。公孙戾巍坐御幄中,仪卫排开分立二侧,后妃软卧却空空如也,中宫如今后位空悬,公孙戾原配夫人、左相顾长渊之女顾氏福薄,还是秦王妃时便过逝,公孙戾登基后追赠顾氏为贞静皇后。此行携有一宠姬,不料那宠姬登虎吟台后身体抱恙,未能列席,其余嫔御身份太低没有资格。

御幄之下,坐大曌国左右二相,二相之下设六部尚书之座。左右两侧分别为:

左:左相顾长渊,礼部尚书李丛鹤,吏部尚书冯荐之,工部尚书杜昌宴;

右:右相曲伯尧,户部尚书阮明晖,兵部尚书窦巍,刑部尚书张耀宗。

先帝在位时,只设相国一人,时任相国者乃郑崇枢。公孙戾登基后,杀郑崇枢,换六部尚书,除了阮明晖,其余尚书皆是新上任者,公孙戾为分权而废除相国,分设左右二相,相互牵制。大曌国以左为尊,左相权力应高于右相,设座时,右相之位应低于左相,但不知是礼部的人有意为之还是一时疏漏,竟齐平二相之位。

众人看在眼里,纷纷腹议:左右二相,如今已然分庭抗礼。细细一揣,如今的相权确有渐渐往右|倾斜之势。

六部尚书之下,为武将设座,武将之下为其他文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