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72(2 / 2)

加入书签

卓言在构思着如何保护陛下回国,路该怎么走,怎样才能不引人注意,怎样才能躲开齐军的追击

而秦却在自伤,他觉着自己聪明绝顶、文武双全,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料,无奈生不逢时,出师未捷便被敌军俘虏,虽然暂时逃脱,但身在齐国腹地,根本无从隐匿行踪。齐国大军朝夕可至,除了束手就擒,便是自杀解脱,无论如何,满腔的抱负都要化为泡影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情到浓处,秦不禁轻声吟唱道。只是他地这番感慨,落在别人眼里,实有些无病呻吟了。

“我不甘心,我要活下去我要回国我要成就大业”但秦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地世界中,白净的面容扭曲变形,双手紧紧攥着,指甲陷进肉里也不自知。

卓言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心中却满是轻蔑之情,对于这种不知所谓的青年郎,他着实见多了。他很想对秦说一句:成亲王殿下是偶像不是榜样,少年郎还是该脚踏实地的。但估计这家伙也听不进去,又何苦自讨没趣呢

不想再跟这莫名其妙的小子待在一起,老太监轻声道:“我去外面看看,陛下要是有动静的话,麻烦殿下知会一声。”也不管秦听到没有,便自顾自的离开了。

卓言走到门洞外,看一眼探头探脑的兵士们,压低嗓门道:“都跟杂家到前院去。”

等到了前院,卓言让人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一半,不悦道:“人都去哪了”

第七卷 红色浪漫 第五五五章 阿弥陀佛

“大伙饥肠辘辘,去找吃的去了。”有人小声回答道。

“放肆不是让你们在这等着吗”卓言恼火道:“把杂家话当耳旁风了”

场中兵士们无限委屈道:“公公,我们可是老老实实待在这儿的,怎么反倒骂起我们来了”“就是,早知这样,我们也去找吃的了,还省得挨骂。”

“一群没规矩的丘八”卓言气急败坏道:“快把他们给杂家找回来去我有话要讲”

风渐渐小了。雨也渐渐停了,淅淅沥沥下着,将宁静还给了夜晚。

过了好半晌,兵士们才陆陆续续回来,看到拢着手、满面寒霜的卓公公,一个个打着饱嗝、拎着大包小包的兵士赶紧低头归队,一声都不敢吭。

待所有人都到齐,卓太监阴测测道:“方才还有没有外人进院子”

一个领头的小声道:“按公公吩咐,俺们锁了前后门,一个都没放进来。”

“很好。”微微点头,卓太监轻声道:“先知会你们一声,圣躬安。”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省公安是个啥意思。

老太监只好降低层次道:“陛下安好。”

众人这下明白了,齐声欢呼起来。

卓太监静静的等着,等他们安静下来,才淡淡道:“在场的四十二个,杂家都知道名字。”

“劳公公记挂”“公公好记性”以为要论功行赏,众人着实欢喜的紧。

“你们都是救驾的功臣。”不出所料,卓太监皮笑肉不笑道:“回国之后重重有赏,虽然具体还要陛下裁断,但世袭个百户食邑是没问题的。”这足以使这群大兵变成富足的小地主,众人顿时忠心高涨。

谁知卓言话锋一转。冷冰冰道:“但是有言在先,你们须得把今晚的所见所闻烂在肚子里。只要传出一个字,对不起。四十二位黄泉路上作伴吧。”说完转身而去。只留下一句:“哦,还有你们的家人一道。”

兵士们被他连哄带吓唬,登时连话都不敢说好半天才有人想起把包袱打开,将里面的烧鸡烤鸭炸鱼烙饼。分给没吃饭地袍泽。一边分还笑骂道:“这刘守备还真是个大户,厨房里什么都有啊”

回到内院,见六殿下仍枯坐门前,卓太监轻声问道:“陛下宣了吗”

摇摇头,秦小声道:“没有。一直听着呢。都没动静。”一阵发泄之后,他安静了许多,似乎还有些长进。

卓言刚要说话,却听见门内一个低沉的声音道:“都进来吧。”

两人神色一凛,卓言做了个请的姿势,秦赶紧起身整整衣服,轻轻推门进去。太监也跟着进去,转身关上了门。

还没回身,他便听到六殿下短促而压抑地噗嗤笑声。虽然极为细微。但他仍然听地十分清楚,心中不快道:这位爷怎么如此不懂规矩便抬头望向陛下

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把眼珠子瞪掉了

只见一个身穿褐色僧衣,外披红色袈裟的老和尚,正闭目盘腿坐在床上,手中还捏着串念珠,看上去像模像样,颇有些有道高僧的风范。

秦歪头看他一眼,意思是:知道我笑什么了大变活人啊

卓言也是一阵阵想笑,但他毕竟年纪大、涵养深,还勉强能忍住。两人交换下颜色,心道:陛下莫非受刺激过大,失心疯了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一齐低着头不吭声。

“方才一阵闪电你们都听到了吗”昭武帝地声音平淡如水,仿佛没看到两人怪异的表情也对,人家一直是闭着眼的。

“听到了,陛下。”两人恭声回答道。

“那是玉帝对朕降下的旨意。”昭武帝苍声道:“天父说:有大难。

虽说此时人都迷信,但那仅限于下层人士,对于秦卓太监这种高高在上的阶层来说,一切怪力乱神都是拿来巩固统治地工具罢了。所以他们绝对不会承认自己不信,反而看上去比谁都虔诚。

两人齐齐跪倒,恭声道:“玉帝所言高深,唯有陛下可知。”

对他们上道很满意,但穿着袈裟地昭武帝十分入戏,语气沉痛的解释道:“天父他老人的意思是,我大秦有大难,不仅几十万深入敌境的部队要全军覆没,就连国内也要生灵涂炭,首都沦陷,亡国只在须臾之间。”

两人赶紧摆出一副惊惶的表情,连声道:“敢问陛下,玉帝可赐下解救之道”

昭武帝沉默片刻,方缓缓颔首道:“有。”

“请陛下赐教,我等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要消弭此等弥天大难”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每个人都演的无比认真。这也算是上层人士的潜规则吧。

“天父说我大秦必须横尸百万”面色沉痛的皇帝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