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5节(1 / 2)

加入书签

舒窈:“后头是怎么样您也知道。崔舍人一百六十四手胜了棋圣,圣人大惊,崔舍人却知晓自己虽有练棋,却并不算作是顶尖高手,按理来说绝不该赢了棋圣。这件事儿,洛阳棋院没少丢面子,圣人一直对棋院关注颇多,从那之后便似乎起了疑虑。毕竟棋院说选择棋待诏都要推荐与严格考选的,怎么会出了这种事儿,而圣人难道一直在跟庸手下棋?圣人私下对弈也就罢了,可东瀛出围棋好手,难道下次对决的时候,棋待诏还要这样输棋么?于是,圣人就想让崔舍人去彻查棋院真实的境况。”

她轻轻拈着扇子,看着面如土色的司业,笑道:“您也知道崔舍人为什么没办此事儿。那位棋圣,是崔舍人早年在长安的师父,来了洛阳并没有几年。他想留了个面子,您怕也是提心吊胆了好几天,觉得崔舍人没有向圣人提及,还真就把心放下了。只是,妙仪七八岁时开始,就与崔舍人一起私下对弈,在围棋一道上关系极佳,崔舍人一直说妙仪是鬼才,说自己无幸走的路,就让妙仪走了,只盼妙仪能为崔家再争一把脸。若是……”

棋院司业彻底在舒窈轻描淡写的一番话下,跌坐在了矮凳上。

他并不知道情况是这样。

他只知道圣人吃惊于崔元望赢了棋圣,却不知道棋圣前脚刚走,圣人就要崔元望调查棋院。圣人做事一贯无声无息,他和那帮头晕眼花的棋待诏并不知晓棋院竟在这种存亡境地。

而崔元望此刻怕是也在考虑师父的情面和对于围棋的关心上,该如何抉择。听闻圣人这几日也是朝中繁忙,可圣人的心细缜密是天下人心里都有数的,今日不问,明日总要问的。崔元望要是知道幼时赢过自己、最受瞩目的堂妹,连进入六弈的资格都没有,会不会开始要彻查棋院的六弈。

圣人刚登基的时候,就封了好几个棋待诏的官职,专门叫棋院的人进宫陪他偶尔玩几把。

他身边就有元望,显然不是真的为了下棋,而是想捧棋院。棋待诏不单是陪圣人下棋,甚至也和可接待东瀛等等的番邦之宾;更有资格通过礼部出书立著,宣扬棋谱。用棋待诏之名,让棋院更添光彩,这本来是好事。

可一旦没有真才实学,在圣人的眼皮子下也是藏不住的。

如今就到了快要暴露的时候,若不把这事儿掩过去,让眼里容不得沙子、捧棋院却反被欺骗的圣人知晓——那就是连着天下棋院都要完蛋!

棋院司业真的是快要跪下了,舒窈连忙一副亲切的样子上去扶。她不知道六弈的规矩,心中却觉得有些怀疑了。果然一试探就探出了不对劲儿。至于吓成这样么?若是那棋圣一个人做了假,年纪大了想要荣光,虽是欺君,但可大可小,也不至于一副棋院都要毁了的样子啊。

舒窈可不知道如今还在六弈中一往无前的老棋手们,大多都只是这种水平。

棋院司业:“还请崔家五娘——”

舒窈心想:请我有屁用,看你的表情就觉得有大事儿。

她嘴上却笑道:“好说好说。长房人少,如今崔家合厅用饭,我见元望哥的机会多。”

棋院司业连忙道:“既然礼部下了律令,我们不能不配合!”

舒窈笑:“你们懂就是了。”

她心中生疑,就坐在那儿,看着棋院司业拿册簿来,将妙仪的名字添入其中,递交给了舒窈。

舒窈接过来,看着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您不必担心成这个样子,我相信舍人对棋院有感情,自然也愿意给棋院这个面子。”

棋院司业却笑的也不轻松,迎着把舒窈送出门去,舒窈却笑道:“我进去找妙仪出来,您不必送了。”

那司业却仍坚持把她送到廊下。舒窈走进熙熙攘攘排满了棋生的侧院,她一进来,周围的棋生望见她,是一片死寂,谁也不敢大声说话,往旁边侧着让了几分。

舒窈却没注意到这些,一边走一边蹙着眉头思索。

总觉得棋院里似乎也沾染了不少官场的腌臜,必定是有大事儿怕被揭露出来。她不想贸贸然让元望去查,毕竟若是六弈被破坏了,妙仪也伤心。可她又不能安心,毕竟棋院的事儿也会跟妙仪密切相关,若真是有什么肮脏还可能伤害到她。

她倒是想亲自查一查这些事儿。

而妙仪正穿过长廊,和两两三三的长安棋院旧友打招呼,他们两年没见到妙仪,再见到她却发现她出落的亭亭玉立,一个个又高兴又不太适应,别扭且热情的围着她问东问西。

熊裕也在另一端穿过长廊,着急忙慌的在找妙仪。

他早从祖父那里得知崔妙仪决定出山,她一切平安还打算参与今年的六弈,肯定也要到洛阳棋院来。在侧院听到了说女子前来报名的事情,连忙就往往前头挤过去。

这才挤了没多远,就听见了一群男子中传来了少女毫不收敛的笑声。

他只觉得自己都要随着那笑声笑了起来,连忙朝那方向大步而去。他如今身量比往常男子还要高一截,大老远就看见了人群中兴奋的又蹦又跳的少女,鼻尖一点点汗,两颊蒸的微微发红,简直就像是当年把他从柜子里拽出来那般——

像是人群中闪耀的小太阳。

而妙仪只觉得眼前一暗,抬头看向了眼前的人,本来呆呆的表情在仔细看清眼前人的眉目的时候,扑哧大笑出声,拍着膝盖笑的几乎要东倒西歪。

熊裕不知道她为什么要笑,他想说的第一句话可不是这个:“你、你笑什么?我难道有什么不对劲么?”

妙仪哈哈大笑:“你要不要长得——长得这么凶啊!说你姓熊,你还真的要变成一只大熊了!你要是道上拦着我,我还以为是要劫财的匪首呢!”

喜欢小兔子的熊裕,年纪渐长,却长成了人高马大,表情凶恶的匪徒模样。跪在棋盘对面,好似下一秒都要拔刀砍人一样,气势上就狠狠压倒了对方,那场面想起来,怎么能让妙仪觉得不想笑。

第276章 0276.#

崔季明抱臂跪坐在殿内。这里是书房旁边得一处大殿,偶尔中等的宫宴或者是庆典的时候才会用。殷胥请了朝中不少臣子来,一群人沉默的跪坐在雕龙的木柱下,之前崔季明在凉州大营见过的整块巨石雕刻制成的“沙盘”,也出现在了这座宫殿之中。

看着周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大邺有实权的朝中官员的阵仗,殷胥扶着巨石,神情也堪称是沉重。而那座沙盘比崔季明之前见过的更完善,版图也大到惊人,就连殷胥的身量,都被长度宽度惊人的巨石衬得渺小了些。

殷胥招手,叫前排包括崔季明在内的几个大臣站起身来,走到这巨石旁边看。

崔季明靠近过去,才发现这是淮河往南大半个中国的版图,其中连蜀地的山脉、河流的走向和宽度全都精确的表现了出来。

群臣和崔季明心里都是一个想法。

这雕刻的巨石沙盘,就算是赶工,加上测绘的时间,没几年不可能完成。圣人早早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打下长江以南。

崔季明却想着,或许他是在当年看贺拔庆元用过这种巨石沙盘后就有这种想法,殷胥对于行归于周踞长江天险以南早有预感,只是彼时他的权力还不足以阻止行归于周。

她抬头看了殷胥一眼,恰好殷胥也在看她,他眉梢动了动,崔季明一贯将他的那种表情叫做得意。崔季明忍不住笑意,摇了摇头走到一边去看蜀地的地形。

几位大臣已经说起了如今南周的攻打方位:“白帝城是天堑,咱们多少年一直打不下来。他们的船队数量极多,今年江水充沛,他们沿着江水,最终目的地应该是蜀地河流的咽喉,渝州!”

“不但是水路,普通士兵也从黔中向西攻打。他们打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抢钱。蜀地富得流油,就是失一座镇也够养活一支杂军,失一座州城就能养活两万的主力军了!”

“重要的是蜀地的大营,已经跟吐蕃你来我往两年有余了。圣人应该也是知道吐蕃人的德行,他们不想是突厥那样锲而不舍,而是更喜欢耍滑头。大邺最兴盛的几年,吐蕃连年向宫中进宫,中宗显宗的时候,吐蕃的单于甚至都常年居住在长安。但当咱们一旦开始势弱,他就化身了野狼,咬住蜀地这块儿肥肉死不撒手。幸而咱们的大营也兵力充足,将士英勇,这几年又成了朝廷直属,几乎都没有让吐蕃进犯到腹地过。但是跟他们纠缠已经让川蜀士疲于应对了。”

殷胥:“咱们派兵支援,也是个问题。我不打算小打小闹,对方这样蚕食,吐蕃还不稳定,若是我们只是想打退他们而已,反而给他们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战争可以支撑长久一些,但不能停。就算是拿个小孩儿拳头大的小锤,只要是连接不断如影随形的敲,也能逼疯对方。大邺拖得起,他们拖不起。”

周围的群臣却忧心忡忡,崔季明扫视了一圈,基本也明白大家的心态。

南北朝时期,北方多少年没能打过长江对岸,甚至南朝还有相当一段时间,版图扩展到了淮河一代。不但是朝臣,怕是大邺的将士都对于长江有一种恐惧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