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2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一下,就把崔季明头疼的攻城战,打成了她最爱的平原冲击战。

他们再跑,也是有不少步兵存在,更何况崔季明的轻骑兵,不论是士兵还是马匹,都已经训练的耐力惊人。逃亡者本来就慌张,怎么可能跑得过那些浑身肌肉、吃苦耐劳的瘦马,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崔季明彻底坐稳了邢州。

如今的局势,于空韬已经有些……无语凝噎了。

崔季明是有城不占,而他是十万将士无城可躲。

虽然恒州还在,他还联系了东部一些原属于沧定的城池来协助攻打魏州,虽然前路还有希望,但这连番两个月打的于空韬已经有些喘不动气了。

好似当初他攻打下魏州的时候,站在一片残破的几乎没法修补的城墙之间,坐在废墟上忽然懵了——他到底在干什么?

崔季明到底是什么人?

他有时候在想,老天爷是是不是看不惯大邺,让它几年被撕扯的四分五裂。这个国到底是不是要气数已尽?

失去长江以南,中原被叛军所占的国家,还能长命?难道不就是风雨飘摇苟延残喘了么?

就这样,老天爷还踹了个不止一个武曲星从天上下来给大邺。

怪不得朝廷敢让一个叛军出身的人,当行军大总管。要是别人,也未必干得出八万和几座城池,向几倍的对手发起全面总攻的事情。

他睡梦中都是自己再一次带领无数将士惨败,从太原一路灰溜溜的回到恒州。

然而于空韬其实是多想了,至少崔季明没有让他带着将士回去的打算。

就在攻下邢州之后,崔季明觉得手底下这个围城之势彻底形成了,她没必要再游走了。虽然是无数一群狼瓜分一只巨象,却未必做不到。

离开魏州的俱泰,出现在运河上的船队之中,董熙之为主将,带着朝廷官员和季子介托付的那位一直要拔刀上战场的艳妾,顺着河道回到魏州附近。

崔鹏昉带兵出相州、张富十带兵出博州,康迦卫和兆回头带太原将士,崔季明则绕至了贝州,联合了清河崔家的私兵和贝州的将士,彻底向于空韬发起了总攻。

一场这种体量规模的战役,其中大小遭遇战更是数不尽数。

于空韬的士兵虽然士气溃散,但由于崔季明也不想让于空韬活着再离开这里,他们变得无路可退,打起来也尤为拼命。除眼前的战场外,崔季明也不是高枕无忧,西北有恒冀内部的一些小军团有气无力的从背后戳两刀,东北有刚刚从恒冀下独立的小藩镇,想要分一杯羹。

虽然是五方侵吞,但这仍然算是崔季明目前为止打过的,涉及版图最大、率领将士最多——也伤亡最多的战争了。

这种没有城池攻受的平原对抗战,几乎是血肉抛洒整片田野。

幸好不涉及攻守城,也就不涉及百姓。他们甚至打到了耕地边上,春季忙着播种的百姓还在无所谓的看着他们有人从马上掉下来,只是光着脚跑出他们的箭矢范围,躲回家中,等着他们打完之后,夜里再偷偷摸摸捡几件死人衣裳回去。

他们冷漠,崔季明反而高兴。古代的野外作战,本来就是不关百姓的事情,若是一个国家打到百姓都要拿刀拿枪,那战争输赢背后涉及的代价就太重了。不论他们输赢,这些人该种地就种地、该生活就生活——至少她觉得这点挺好。

她的骑兵又借鉴了不少突厥、靺鞨人打仗的模式,奚与契丹比她想象中还要强力,双方骑兵厮杀起来,血性毕现,谁都不肯先逃先退,几乎白热化到了极点。

魏军的将士和叛军的许多将士,其实对于战争面前还像个孩子。

他们打过不少的攻城战,打过不少的小范围作战,但那都是小儿科了。中原百年无战事,这些兵大多都是中原出生,他们的爷爷也都没听说过这种战役。

面对着几万人之间的对冲,他们似乎这才知道自己手中的一把刀可以杀这么多人,才知道一场战争是可以毁灭如此多东西。他们好像是刚刚从襁褓中坐起的婴儿,这才看到战争的残酷——

而后一边疯狂滋生战意杀意,内心却还停留在懵懂状态。

崔季明早多少年就见识过这些,只是她作为主将,自家士兵和叛军士兵的顽强和拼死都超过了她的想象。她到了后头,已经不知道是怎么打的了。

她唯一可以庆幸的是,这是一场有目的有曙光的战斗,付出了代价,回头看来,至少也不会后悔。至少她永远明白自己为了什么打仗,她也清楚自己为什么明明应该镇守北线不动,为何要主动将这场战争变成这样。

矛盾激化,伤疤揭开,再疼也都离平静不远了。

她不能再接受北地的战局恶化,更不能再让叛军继续分分合合,持续下去了。中原的户数和产粮已经低到不知几年才能恢复了,于空韬又野心勃勃引突厥入境,突厥自己在北边也不安生,再这样下去,会不会造成更可怕的局面,谁都不知道。

她希望中原不消停的战事,结束在和两年前一样的春天!

就在崔季明不知道发起多少次大小攻击,她自己觉得自己也有些不正常了的时候,南边忽然一支大军渡过黄河而来,局势一下子忽然倾倒,她几乎快被勒死的情况下,猛然能够呼吸了一口气。

朝廷军的北上给这场战役画上了句号。

殷胥得知北边的厮杀后,派了四万多人,从洛阳调可以方便马匹登陆上岸,一艘容纳千人的巨船入黄河,帮朝廷军到达黄河对岸。当他骑在马上,到达黄河北岸时候。在他眼里已经够残忍的裴家战场却被衬托的像是小儿玩闹。

他第一件事想的就是——崔季明在哪里!

这样的战场上,她现在到底在哪里?!

第259章 258.0258.@

就算殷胥的几万兵力从黄河之上渡过,加入战场,这场战争也是在他插手之后三日才结束。

崔季明从贝州南下,眼里没别人,就是要杀于空韬。于空韬显然是这些军队负隅顽抗的重要原因,不论他是恐吓,还是有什么特殊的领兵手段或魅力,杀他显然成了崔季明的第一要务。

独孤臧作为她手下一员猛将,就曾经带小队斜冲入阵中,杀出一条血路,想要夺于空韬人头。但于空韬的亲卫替他当了刀,又有人射出暗箭去,伤了他几处,不得已退了回来。但独孤臧能瞅准时机,分辨对方阵型的弱点,一路猛冲出去,杀到于空韬面前,他人都傻了。受伤后听到崔季明的哨声,居然又能活着退回来,崔季明也不得不佩服他。

他倒是跟没事儿人似的拔了箭,坐在暂时休整的营帐中,拍着大腿怒骂于空韬不敢正面刚,居然弯腰躲到一群卫兵后头,就差一点就能砍杀他人头了。

崔季明气的一巴掌糊在他脑袋上:“知道你爱冲在最前头抢跳荡功,谁知道你这次还他妈扮上关羽了!你就幸亏前一段时间打仗打的太急,人家毒箭都用完了,新箭来不及上毒吧!否则你早就凉了!”

其实于空韬无论如何已经活不了了,崔季明在东,朝廷军队在西,后头是黄河,他已经被围死了。

崔季明已经不知道多少日子没有睡个囫囵觉了,她脏的都觉得自己外头有了一层壳,头发都不像是自己的头发了。她以为自己杀于空韬,必定是能冲到阵前去,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没有那么快意恩仇。

东边的朝廷军队联动着一起围攻,崔季明在这场战争为了让箭矢的杀敌效果更好,开始改进了箭羽的斜度,几次试验后带上了战场。双方才开始交手,她手中的箭矢就从战场另一头,跨越近一百五十步的距离,直直刺向了于空韬。

而当混战开始,她却找不到了于空韬的踪迹。

直到了整个战场被打扫完,她和朝廷的主将从马上下来,无数手持长戟的骑兵在尘烟落不下的荒芜战场上游荡,寻找着有生机的友军和敌军时,有人喊着说发现了于空韬的铠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