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节(1 / 2)

加入书签

无论许长平怎么劝,甚至让人把睡着的景澄抱了过来,亦无法动摇许长安的决心。许长平毫无办法,只好随他去了。

上百精兵,整装待发。

太守宁逸一声令下,整支队伍声势震天地朝临岐与万重山的交界处出发了。

许长安骑在马上,心里那股不安的焦耐怎么都摁不住。

“最坏的结果不过是马贼转移,只要人还活着,搜山也是能搜到的。”

许长安这样自我安慰的时候,绝对没料到接下来会一语成谶。

天光熹微,许长安与临岐守军赶到了先前的林子里。大雪厚重,已将昨日余留下来的打斗痕迹全都抹平。扑了个空的许长安,带领着守军凿穿了洞口,钻进了山洞。

山洞内火堆尚存,却是人走茶凉,只余了零星几只的铁笼子。

“副将带人去搜左边的山,都尉往右,中军随我原地待命。”

宁逸下了命令,他瞧见许长安的神情,忍不住宽言劝慰道:“别担心,一定能找到人的。”

许长安勉强笑了下,他应了声,半蹲下去,捡了只地上的笼子。

笼子以精铁制成,小的不过胭脂盒大。许长安拿在手中,仔细查找了好一会儿,才在铁笼小门处,摸到了一个昙字。

“这是什么意思?”许长安把字递给宁逸看。

宁逸接过笼子,接着火光看清了昙字印,不由叹了口气。他令余下守军退开三尺,低声给许长安讲了个很久远的故事。

那还是圣太宗时期,大周朝尚未建立,有一与圣太宗志趣相投并肩作战的昙花将军,曾数次于万千围兵中,单枪匹马地救出圣太宗。圣太宗登基时,感恩将军的救驾之功,不仅将这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封为异姓王,更是许诺此后万里江山,两人共掌。

后来的事情,说来也无非是枕畔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帝王,终究还是没忍住开始忌惮功高震主的将军。

将军不笨,知道自己引起了圣太宗猜疑,遂数次摆官请辞。奈何圣太宗怕其他勋臣寒心,屡屡不准。

当是时,又恰逢敌军来犯。圣太宗派将军应敌,又担心将军临阵倒戈,于是借皇后之名宣将军妻儿入宫,名为觐见实为扣押。将军欲为妻儿谋求一条生路,在击退敌军当日,不避不让地箭矢射穿了胸膛,死在了战场上。

可惜将军的这番舍身求全,并没有得到预料的结局。

得知将军战死的圣太宗勃然大怒,坚决不信将军的死讯,甚至还处死了几个上折为将军请封求厚葬的言官御史。

此事后来无人敢提,直到睿宗继位,将军被关押在皇宫中的妻儿才得以释放。

只不过在宫中饱受凌虐的将军后人,据说入宫时有三儿一女,出来时仅仅只剩下了一位幼女。

而这位幼女,亦在出宫后不久失去了踪迹。

许长安听完这番大周朝秘史,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摸着笼子上的字迹,知道薛云深口中的昙花,恐怕就是那位将军的后人了。

“但是他们用这笼子来做什么?”许长安总觉得有什么被遗漏了,“殿下说道宣与段大哥都被灌了药,强行变回了原形,那伙马贼若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什么不当场将人杀了,而非要弄个笼子关起来?”

听见灌了药变回原形几个字,宁逸登时脸色大变:“他们是魔驱使!”

魔驱使,顾名思义,即是受魔物驱使的人。大周朝四面边城把守严密,魔物轻易进不来,于是魔驱使便应运而生。

这些魔驱使掠夺大周子民的生命力与内丹,将其作为商品,与魔物进行交易。为避免运送途中生命力出现耗损,他们不会当即取出生命力,而是给被抓来的子民灌下药物,强行令其变回原形。

听了这番坦诚直接的解释,许长安脸神色更加难看了,他整个人摇摇欲坠,险些连退两步。深吸口气,许长安堪堪压下了震惊,责令自己镇定下来:“那道宣他们会被送往哪里?”

宁逸面沉如水:“不同的魔物交易地点不同,据我所知,目前最大的交易地点,是位于大周朝东南海面的四海波。”

四海波。

许长安曾经在他爹书房里的大周朝堪舆图上,见到过这个地名,知道那是座非常遥远的岛屿。甚至严格来说,它并不算是大周朝的疆土。

就在许长安企图回忆起更多关于四海波的事情时,奉旨搜查左山的副将带回了三个人。

两男两女,男的是许长安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胡噜子,女的是打过照面伤势不轻的阿眠。

剩下一个,则完全是出乎意料了。

“楚玉?!”

对着那株被捂住鼻子的守军抗进来的巨大花卉,许长安又惊又喜。

“在哪里找到他的?”不同于许长安的激动难抑,宁逸沉静地问副将。

副将答道:“回大人,是自山脚的河流里捞上来。”

“河里。”宁逸略一沉吟,怪道:“被掳走的人那么多,怎么单单就放了他?”

宁逸手下的副将神情欲言又止,宁逸见了扬了扬手,示意他有话直说。

副将行了个武官礼,直言不讳道:“属下猜测,许小公子的书童,或许是因为原形过大,不便运送,加之气味委实难以容忍,才会被撤退的马贼丢下。”

旁边将对话听了个全的许长安:“……”

自家书童失而复得,算是这两日来唯一一个好消息了,许长安压下内心翻涌的忧虑,接过照料楚玉的活,亲力亲为地为霸王花擦干了枝叶上的水渍。

与此同时,宁逸就地扎营,当场审讯胡噜子与阿眠。

在威逼利诱之下,私逃的胡噜子终于松口,说出了他们一行人的目的地。

正是四海波。

许长安毫不意外地点了点头,他看了眼依旧是花形且昏迷不醒的楚玉,对宁逸说了决定:“姐夫,我要去四海波。”

宁逸并不赞同,他略一思索,将手里能调动的守军全都支配起来:“圣上那边的旨意还要几天才能到达,事急从权,我这边兵分四路,封城严查,另外派支水军沿东海北上去四海波,你与你书童在府中等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