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节(1 / 2)

加入书签

“……假如能跟万盛合作……”

他提出了这个想法。

有了乔彧的提醒,贺一络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所以说,的确是想要她来做这个中间人的。

可是合作……

一个小小的虾米,哪有人会分成两口来吃。

万盛财大气粗,又何必分一杯羹给别人?

所以她并没有立刻给向斌什么回应,而是伸出手,用手指在地图上轻轻的一划:“一期,二期……”

向斌也立刻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东郊那边有的前景,这边未必没有。新城区的开发是可持续的……

要不是他资金紧缺,短期内无法启动计划,他也不想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

假使万盛的写字楼开始投入使用。别说万盛,别的房地产开放商也会盯上这里。可迟迟不能开工的话,他手上的地……

其实听贺一络这么一说,他倒也有了些野心。

这块地放在自己的手里,就算这几年不用,也不会亏啊。

“万盛的话,”贺一络接着说道,“他们有能力自己来做这个项目。”

说到这里,她朝向斌看去:“向叔要是打算把地转手,我可以帮您去说上一说。”

从向斌对她的态度来看,假如她牵了这条线,他大概会给她一笔丰厚的佣金。

但再丰厚那也是佣金,她并没有放在眼里。

“但假如向叔您打算自己开发,”她接着说道,“资金的问题,我有办法解决。”

“你有办法?”向斌惊异的看着她,“那可得不少的钱。”

贺一络笑了笑,“向叔你不是知道么,乔姨当时给了山泉乡的那些村民2亿4。”

“你的意思是……”

“嗯。”

中国人大多对故土有情节。一个地方待的久了,就不愿意挪。

一来是地域熟悉,二来是难以割舍的邻里亲友间的联系。

2亿4,对村民们来说,摊到每户那也是笔巨款。但拿这笔钱去市中心买房容易,可是想要住的舒服那就不一定了。

自盖的农民房多宽敞,住惯了那个再去住高层住商品房,总归会有一种落差感。

李国明他们卖地,之前谈妥了合同,但款子延后了两个月,据说过年前才到账,过完了年,各家各户才开始准备搬迁。

“让他们拿钱,”贺一络指着面前的一张图纸说道,“给他们造排屋。”

离他们本来住的地方不远,处了几十年的邻里不必分开,住的房子比从前好,还比市中心宽敞。

这些条件会让人动心的。

姚玉楼道:“你这还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那一天在向道家,贺一络并没有跟向斌说的太详细。

毕竟她不是想要做军师,出个点子就功成身退,她想要的是合作。

向斌出地她来出钱。

她让向斌出了个大致的图纸,并且把姚玉楼叫了过来。

他已经满十八岁,等到这件事谈的差不多,他们会和万斌那边,为这个项目重新注册一家新的公司。

利润三七开。向斌那边七,贺一络这边三。

这个分成并不算太过分,毕竟贺一络什么都没有,是个什么都没有的黄毛丫头。向斌有地有公司有施工队,拿了核心点子,完全可以不守信义,踢开她独干。

他愿意跟她合作,三分是守信,三分是看中贺一络的潜力,还有四分是顾及她身后的人脉。

向斌看的出来,她这样的人,迟早都会一飞冲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