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节(2 / 2)

加入书签

红烛蜡泪宫廷深深,几人欢喜几人愁?

作者有话要说:

我决定了,下个文写悬疑!!挑战下自我,然后写完悬疑我真的是要收笔一段时间了!真的要了!!我发誓!!

第122章 121.答案

苏敬的案子由大理寺接手了,再加上原本的吏部尚书等要犯的说辞,这个案子原本应该也破得差不多了。

可是董舒毕竟还留了一手,早在她将苏敬秘密藏起来的时候,她便已经命人将犯罪证据都一起销毁,即使容殊他们将苏敬抓住了,仅有吏部尚书他们的一面之词,也无法定苏敬的罪。

更何况,不知董舒给他带了什么话,无论怎么样,苏敬都不肯认罪。

案情一时之间处于胶着状态。

这个苏敬不在朝堂,和董舒也并非是非常近的亲戚关系,但是他早年对她父亲有恩,是以一直都留在她父亲身边做事,本来操纵试题、“卖官鬻爵”这样的事情轮不到他掌控的,但是跟随她父亲的时日多了,积累的“功劳”多了,自然也是水涨船高,给他掌控了。

可是现在却是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不仅被抓了个正着,还要在那样的地方被抓到,更糟糕的是但凡碰过他的人都中了毒,还是西域的毒,而他和他的人完全没有事。

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是他下的毒。

容殊最宝贝的小妹容荇昨晚也是去了凑热闹了,拓跋措也去了,更糟糕的是叶拓、沈途他们都去了,这些原本不太相干的人都一并去了,董舒自然不会觉得这件事情是巧合。

他们身上都不约而同中了毒,沈途和孙培的更是严重,今天早上他们的老爷子都直接告到她面前来了,说怎么样都要讨一个说法。

而与此同时,大理寺那边也搜出了苏敬几个仆从里藏有来自西域的毒,可是却没有解药,这回真的是跳入黄河也洗不清了。

苏敬因为死不认罪,所以事情还未牵扯到董舒这里来,而且就算给他一万个胆子,也不可能捅到董舒那里去,但是现在多了“中毒”这一条就不一样了。

白慕言既然联合宓渊布下了这样一个局,更深层的目的应该在后面,而他的目的其实也显而易见。

不外乎还是要将商凌引出来,逼他现身。

事情变得愈发复杂起来,案件牵连的人和事也甚广。

尚国公沈河和国子监孙修对他的儿子和他的孙子十分着紧,上次在神风军里闹事,两人受了不重不轻的板子,好不容易缓过神来,又受了这样的无妄之灾,心中对董舒的不满和埋怨也逐渐多起来。

老实说,虽然现在是董舒手握重权,但是很多情况下他们都只当她是一个有些手段的后宫妇人而已,他们更敬重的是董家退隐多年的董老爷子,他们的儿子孙子每次和她沾上关系,都没有好下场。

一次是这样,两次又是这样,这次更加糟糕,他们二人各自回到家之后就发起了高烧,到现在昏迷不醒,甚至说是危在旦夕,不过来问她是怎么回事,他们二人还真的要去见阎罗王了。

可是董舒却已经分析出利弊,如果现在真的从她手上流出解药,那真的证明苏敬和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最这个关键的时刻,即使她不怕白慕言的手段,但也不能在他手上落下把柄,不然会麻烦得很。

商凌坐在她身侧,看着她发了一早上的脾气,终于幽幽说了一句,“你不是很不屑他的吗?怎么不采取行动免除后患?”

董舒皱了皱眉头,瞥她一眼,“如果真能这样做,你当哀家不会去做么?”

“听你这般说,是有别的掣肘?”

董舒这回却是没有再说话了,之所以这么忌惮白慕言,不仅因为他有神风军坐镇,还有先帝留下来的龙玉玺,龙玉玺在宫中不知哪个地方,这几年来她都有暗中去查找,可惜没有任何线索。

本来在神风军凯旋而归的时候,她已经布下了计谋要将神风军握在掌中,可是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又有白慕言和容殊的维护,一时半刻根本无法奈他们何。

现在朝堂上接二连三发生了这么多大事,一环接一环,好像早有预谋那般,董舒虽然觉得自己的权力并没有被削弱多少,可是也已经察觉出不妥。

她一直忽略了的对手,以为将他的性命把握在手中,又将朝中大权牢牢握在手上就能万无一失,但是现在再来分析局势,她发现朝堂的局势她并不是很能看得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